第775章:穩住,不要浪!

呂武知道自己正在變得更加求穩,好像沒有了之前的銳意進取,問題是這種求穩並不是失去進取之心,完全是出自局勢的需要。

通俗來講,不管是作為陰氏的時候,還是改稱了漢氏,呂武並不是什麽大家族出身。

呂武跟士匄和中行吳真的不一樣。

範氏和荀氏有著自己的悠久歷史,人們哪怕覺得他們成為一方諸侯有點突兀,多少會因為血統方面的因素而有所認可。

春秋是一個王、侯、將、相有種的時代,呂武花了將近三十年的時間取得了這樣的成就,各諸侯和其他家族是怎麽看待的?然後,漢國內部又是怎麽看的呢?

這也就導致呂武需要一段時間相對平穩的過渡期,使得漢國的存在被世人所習慣,再則就是盡可能的收攏人心了。

漢國執行新制度,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建立功勛獲得屬於自己的土地,他們雖然持有的土地並不大,關鍵是人數非常多。這一部分算是得到漢氏子姓恩惠的群體,他們心懷感激並由衷的感恩了嗎?

很多事情需要時間來進行發酵,觀察事態同時需要耐心,真心是急切不來的。

都城“長安”落成了,是不是到了賣房子的時刻啦?

大多數貴族並不需要買,自然有呂武給他們安排地皮,房子則是他們自己去建。

有那麽一件事情,呂武不是成了一國之君嗎?他們搬出“新田”之後,大多數資產被交到了韓氏那邊。

韓起將呂武的宅院贈給了韓無忌這位親哥。

呂武的那些資產並沒有收取任何費用,範氏和荀氏等等脫離晉國的家族,資產一樣是分文不取的交了出去。

三家給予的對象並不一致,一般是選擇留下一些香火情的做法,也是一種埋釘子。

漢國的高層在“長安”都有自己的產業,很長一段時間裏“長安”居住的大多數人會是跟漢氏子姓有極深牽絆的人,慢慢才會迎來普通的住戶。

如果“長安”沒有再擴建的話,容納二十來萬人依然會讓城池保持“健康”度,再多則是會讓下水道等方面出現負荷了。

現在“長安”利用到的地皮除了宮城之外,居民集中在城北和城南,城北居住著地位不那麽高的人,城南則是達官貴人的集中地;城東和城西大多數地皮仍是荒廢狀態,哪怕城東和城西有安排也是作為市場之用。

每一座城池都會有屬於自己的規劃,像是城東和城西一般是作為市場。而城東一般是大宗交易的所在區域,各種活生生的動物買賣絕對是在這一邊,比如牛、馬、羊、雞、鴨、鵝之類;城西則是零售的市場,比如各種非食物類的手工制品,即便出售肉食也絕對沒有活的。

關於市場規劃這一點,看起來好像沒什麽,但裏面的文章很大。

比如說活的動物吧?它們會吃喝拉撒,想一想該是一個什麽樣的環境,臟亂帶來的細菌該是有多少,交易場所限定在一個地方就是屬於老祖宗的智慧了。

事實上,諸夏古時候有自己的衛生體系,嚴格限制什麽市場賣什麽就是其一。

因為城內居民並不多的關系,再來就是有新鮮感以及必要性,呂武經常會漫無目在城內進行漫步。

他過來城東,在一處售馬市場碰到了崔杼。

漢國的“個體戶”正在增多,他們不再有頭頂上的貴族將所有事情安排個仔仔細細,自個兒當家作主肯定有購置所需。

日常的生活用品只是一方面,重要的農耕畜力才是重中之重。

漢國的情況注定不會缺少牛或馬。

很現實的是目前牛並不是農耕主要畜力,農業的犁田主要畜力是馬,同時馬也能用來拉車運輸。

人們要是財力允許,肯定想要家裏添上一匹馬,耕種時用來馬拉犁田,收獲時則是掛載車架進行運輸,平時也能用來作為代步工具。

為什麽不是牛?當然也有用牛犁田,只是大多集中在南方。

現在還沒有將牛鼻子穿環搞出來,使用牛來拉犁或是當做牛車,跟戰馬一樣上了嚼子,只是牛可比馬暴躁多了,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馴化和教導。

呂武怎麽沒有“發明”牛鼻子穿環呢?不是忘了,完全是現在弄出來的話,便宜占最大的會是楚國。

要清楚一件很真切的事情,中原各個諸侯國使用馬比較多,南方各國則是使用牛比較多,呂武搞“牛鼻子穿環”是要幫楚國增強國力嗎?

在漢國這邊,牛並不是什麽珍貴的畜力,一般用作肉食,相反馬才是最遭到善待的畜力。

後世的很多影視作品中,不管是在什麽年代,牛都是農耕的主要畜力,實際情況卻根本不是那麽一回事。這個就跟後宮女人動不動就自稱“臣妾”,所有年代都喊皇帝“皇上”,顯得是那麽的令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