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掃清障礙,然後……

無權無勢的人沒辦法,只能將操控命運的按鈕交到他人手上。

像魏絳這種身份地位的人,他竟然將魏氏能不能保住,又或者說能不能擊敗陰氏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可以說由他來擔任魏氏之主,是魏氏所有人的不幸。

呂武率軍逼近“桃林塞”,進行了幾次試探性的進攻之後,考慮到冬季即將來臨,終止了對“桃林塞”的攻勢,改為留下部分軍隊看住要道,其余的部隊分散出去清剿流落在外的魏氏或三戎其余人馬。

這個“桃林塞”是什麽樣的地方?它是一個布滿了群山的地形,有著兩條相對寬大的山谷。

陰氏之前跟魏氏置換封地,獲得的“瑕”、“柏谷”和“桑田”就在“桃林塞”北邊,遭到群山的遮擋,使得兩邊被隔離開來。

都知道函谷關,知道有三個函谷關的人就不多了。

第一個函谷關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建造,位置就在呂武所在的這片區域。

另一個函谷關則是在西漢時期建造,位置在洛陽的西側。

最後一個是東漢末年的曹魏建造,後來建立三門峽水庫而淹沒,僅留古道和烽火台遺址。

事實上,地勢險要和要不要建立關隘跟需要有關,像是秦國為了有一個安穩發展的環境,他們當時向東擴張也就到“桃林塞”邊上,看到地形合適也就建造了函谷關用來抵擋山東諸侯。

西漢在帝國腹地建造關隘的原因很尷尬,老劉家將關中視為京畿,巴蜀和隴右則是當成後花園,關外從西漢建立開始到漢武帝劉徹時期,要麽是真正意義上的反賊,不然就是有造反傾向的反賊後代,也就需要一座關隘來防著點了。

曹魏建立關隘就更簡單了,他們進攻不足防守有余,大多數時間是在找東吳快樂玩耍,不打算搭理老是來碰瓷的蜀漢,建造一座關隘想隔離起來也就成了最現實的可操作方法。

在需要的時刻,有那麽多的勢力選擇在“桃林塞”區域建立關隘,完全能夠想象得到該地區的地勢是什麽樣子。

說難聽點,諸夏的好地方真心不多,廣袤的平原少之有少,大多數區域都是山地的地形,能夠孕育出一個強大的文明不是地理環境多麽得天得厚,完全是建立起文明的人在自強不息。

印度次大陸那邊的環境比諸夏好不止一點半點,幾千年來只是出現一個大一統的孔雀王朝,剩下的時間都是七零八碎的狀態,搞到近現代還是主人恩賜才能達到有限的大一統,怎麽說?

然後是北美大陸,印第安人生活了數千年連銅器都搞不出來,殖民者過去變成了另一副模樣。

一切都只證明一點,哪個地方的環境好壞固然對文明發展有助益,生活在當地的人能不能發展起來則是另外一回事了。

“此處往北並無通道,無可直通‘瑕’、‘柏谷’。”呂武站在高山之上,一眼望去除了樹林就是山。

如果能夠將樹林給砍伐了,肯定是能修出一條路來,關鍵是耗費那麽大的成本合不合適。

因為山遮擋住視野的關系,不但看不到北面的“瑕”、“柏谷”或“桑田”,連帶魏氏殘余和三戎的其余人都看不到。

現代人看到青山綠水會感到賞心悅目,哪裏知道古人是花了多少力氣和代價才不斷修理小破球,開辟出一塊又一塊可以棲息生養的地方。

呂武率領的大軍為什麽要從韓氏的“耿”先渡河去大河西岸的“大荔”,才轉了個彎進入“魏”地?固然有戰略需要的關系,更多是受於地形的限制啊!

“我取洛水之土,或會於此修關。”呂武依稀記得這裏是現代的靈寶?

兩千五百多年的時間太漫長,現在的山川地貌經過兩千多年演變,其實多少會有一些變化。

呂武不確定要不要修建關隘的原因很現實,他們又不是像秦人被困在關中,立國之後還有從晉國瓜分的大片疆域。

到底要不要修建關隘取決的是需要,陰氏保持攻勢,修建關隘浪費人力物力不說,某種程度上是將自己關起來。

若是真的修建了函谷關,是不是還可能致使陰氏出現一種惰性心理,比如覺得反正沒人能打得進來,要不就及時享樂得了。

當然了,呂武修建函谷關的可能性最大。

他活著的時候根本不擔心敗了一次就一蹶不振,問題是他沒能打下更多的疆土,死了之後呢?

冬季已經快要來臨,一時半會無法殲滅“桃林塞”的敵軍,大軍在荒郊野外度過一個冬季有點沒必要。

某天,呂武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會撤回本土的陰氏部隊,不包括本來就在伊洛之戎區域執行軍務的那一批,他們除了該幹嘛幹嘛之外,多了一個監視‘桃林塞’敵人動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