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這下連續達到兩個成就啦!(第2/4頁)

中行吳其實是被嚇一跳的。

諸夏這邊的戰爭模式還停留在約定哪裏擺陣再開戰的階段,歷史上不是沒有爆發過夜戰,出現的次數則是屈指可數,一般還都是意外之下發生,打完了雙方高層一統計發現都很慘。

之所以會說慘,主要是誰也看不太清楚,袍澤發生了互相殘殺,有太多人冤死了。

“上軍將,我等駐留原地,抑或繼續追擊?”趙武想找中行吳挺容易,奔著旌旗的方向過來就是。

中行吳本意上是想起碼收攏部隊再休整一下,嘴上卻說:“我欲率部追擊。上軍佐有何高見?”

楚軍幹出了夜奔的行為,滯留在後面的部隊看樣子都是雜兵,晚上看不出成份,到了白天還不接著追著欺負弱小就是傻了。

趙武說道:“不若我率軍追擊,上軍將稍作留此,收攏各部,亦稟告元戎此地之事?”

中行吳眯起眼睛看著趙武,十分訝異趙武哪來的勇氣說那些話,還特麽想占自己的便宜?

“我家之兵未有遣出,荀氏……”趙武被看得有點心虛。

昨天夜裏,上軍的前鋒是荀氏(中行氏)的部隊,趙氏和其余各家都落在了後面。

現在趙氏和其余各家還保持建制,倒是荀氏(中行氏)的部隊散得到處都是。

所以,趙武覺得自己的提議沒什麽毛病呀?

中行吳是上軍的“將”對不對?打從事實上能指揮整個上軍,鑒於規則不奪趙武的趙氏兵權,帶上各家湊起來的那個“師”繼續追擊不行啊!?

膽子不大的趙武,他在職位上也沒有中行吳高,從心地向中行吳道歉,目送中行吳帶著三個自家的“旅”,趙武麾下趙氏的兩個“師”,少不了各家湊起來的那個“師”繼續追擊楚軍。

留在原地四散的一個“師”又兩個“旅”的荀氏(中行氏)部隊?當然是由中行吳的家臣去收攏,再趕緊跟大部隊會合。

在後面趕路的呂武先後接到來自中行吳的匯報。

上軍昨夜在“湫”跟楚軍遭遇,追到樠木山再次碰上數量約在三萬左右的楚軍。

楚軍在北上時,他們停在樠木山那邊駐紮過,離開時並沒有完全搗毀營寨。

他們在“郜”打不過晉軍連夜撤離,來到樠木山重新駐紮進營盤,沒來得及喘口氣晉軍給特麽追上來了。

“楚軍殘部駐於樠木山,未見楚君大纛。”呂武琢磨著也是,楚君熊招見事不可為肯定會先跑回都城的。

回到“郢”的楚君熊招是想龜縮起來,還是玩命發出命令征召各地的貴族,政治意義跟在荒郊野外發布指令是不一樣的。

極少提意見的魏絳說道:“我或可走‘郊郢’繞至‘薳澨’?”

樠木山那邊是楚軍的殘兵敗將,哪怕部隊的建制保持完整,士氣方面肯定很低迷,進而各種擔驚受怕。

晉國的上軍已經在嘗試攻打樠木山的楚軍,並且那邊的楚軍只有三萬左右,中軍、下軍和新軍沒必要再去湊熱鬧吧?

還有一點,呂武不是要兵逼“郢”且要飲馬大江嗎?趕緊地把事情辦了,再兵鋒一轉從“薳澨”的方向逼近樠木山,與上軍形成夾擊攻勢解決那三萬左右的楚軍,然後就能快快樂樂撤軍歸國啦。

那個“薳澨”就是薳氏的封地,整片地方的占地非常大,幾乎快有一個曹國的一半大小了。

尤其是薳氏的“薳澨”大概十之三四左右是雲夢澤的一部分。

別以為沒有人煙的雲夢澤就沒什麽出產,各種水產品富足到驚人的程度,再來就是能夠獵殺鱷魚、犀牛,獲得制作甲胄的材料,並且不要忘記雲夢澤很盛產蘆葦的。

當然,蘆葦來當箭杆的材料什麽的,沒得選才會將就著用一用,有得選哪個正經人會拿蘆葦來當箭杆嘛!

蘆葦不是作為箭杆的絕佳材料,目前也沒技術用來制作成為飲料,拿來制作蘆笛就讓楚人很喜歡,最為有價值的則是編制“葦席”用作鋪炕和用來蓋房子。

不要小看“葦席”,南方各家各戶都會用到這個玩意,生產的成本不大,銷路卻是極廣,很能發財的!

薳氏的總體財政收入,約百分之十就是販售“葦席”得來。能占整個家族百分之十的財政收入,可以想象生意做得多大了。

呂武不喜歡魏絳,卻不會連正確的建議都排斥。

再則,呂武本來就是想那麽幹的。

他們當然不能悶頭趕路,怎麽都要派人去知會中行吳,抵達“郊郢”時陰氏出了一個“師”,再讓列國聯軍配合攻打“郊郢”,其余的軍隊則是馬不停蹄往“郢”趕了。

這個“郊郢”是個什麽成份?看名字也知道跟楚國曾經的都城有關,也就是“郜”以前作為楚國的都城,現在叫“郊郢”的地方則是管轄區的一部分,等楚國遷都變成地方一個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