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陰武和他的一眾小弟們

晉軍南下肯定要先通知鄭國和宋國,讓他們在一些行動上配合晉國的行動。

“入楚境而戰於我不利,鄭、宋界內交戰亦非我所取。”呂武決定出兵,心中早有腹案。

有點不想當透明人了的趙武說道:“或可使鄭先行侵入楚境,引楚軍北上?”

大家夥有點意外地看向趙武,納悶怎麽不繼續當一個透明人。

這個跟趙氏近來的發展有關,再來就是趙氏內部的整頓差不多了。

經過數年的整頓之後,趙武清理了一批又一批家臣,又對名下封地進行了肅整,慢慢從名義上的家主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掌握話語權。

趙武還在做跟邯鄲趙和解的事情,親自率軍征討長狄期間,兩次去“邯鄲”見了趙勝。

他們談了什麽外人並不清楚,邯鄲趙那邊開始在趙氏征討長狄的過程中出力。

然而,邯鄲趙的家主趙勝,或是趙氏的家主趙武,沒有知會其余家族邯鄲趙重歸趙氏。

也就是說,趙氏和邯鄲趙還是分家狀態,他們卻開始進行合作,怎麽都算是某種和解。

邯鄲趙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消失在眾人的視野範圍,說好了要給呂武送來一名嫡女的事情也不了了之。

對此,呂武從來沒有催促,甚至沒有開口講些什麽,陰氏該給予邯鄲趙的幫助則是一直在進行。

沒辦法的事情,誰讓趙旃在呂武的崛起過程中起到關鍵的助力呢?邯鄲趙可以毀諾,陰氏卻不能表現出一副忘恩負義的做派。

這個就跟呂武某段時間忌憚趙氏,偏偏要表現出一副看顧趙武的情況一樣。

人生在世很大一部分就是演給別人而活,包括但不限制於自尊心過重、假裝堅強等等。

事實上,無論身份地位到了什麽樣的高度,還是要對一些事情心存顧忌,真的以為能夠為所欲為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眾人也就看向了士匄。

晉國這邊是哪個家族負責哪個諸侯國的邦交,可以對該家族有建議權,沒有驅使權力。

說白了就是,可以將想法講出來,負責那個諸侯國邦交的家族不願意,誰都不能在明面上進行強迫。

士匄是趙武的大舅子,關系看著很親密,實際上的私下交往卻是有點少。

貴族聯姻嘛?可以是一種政治聯系,有些時候則是純粹沒辦法。

總不能貴族去嫁給平民吧?只能是貴族嫁給貴族,到底能不能走到一起看的還是兩個家族的實際需要。

現在範氏的主要重心在南方,趙氏的輕重則是在東面,士匄和趙武的交情本來就一般,多了一種親戚關系未必會讓私交變得多麽融洽。

這樣才是一種正常,要不然貴族之間算起來都是親戚,誰和誰都要因為是親戚而各種忍讓之類,家族還發不發展了?

還是那一句話,貴族之間的交情哪有實際利益來得重要。

解氏跟陰氏並不是親戚關系,解朔難道就不跪舔呂武了?解氏想要活得輕松如意,肯定不敢背離陰氏的嘛!

中行吳又為什麽放著有親戚關系的幾個卿位家族不靠攏,會選擇抱住呂武的大腿?單純就是因為呂武的大腿太粗啊!

世界上有一件很現實的事實,普通人還會看重親情,貴族只有在出事了才想起大家都是親戚。

更殘酷的解剖,不管是什麽人,看重親情只是因為利益不夠。

一旦有利可圖,血緣關系反而會出現惡心人的附加惡果。還能少見了某個人發達起來,各種令人想吐血又幹各種惡心事的親戚嗎?

範氏現在跟趙氏沒利益糾葛。

士匄眯起眼睛看著趙武,一副“你想活躍是吧?指揮老子是個什麽意思”的態度。

趙武看到士匄那副模樣,說實話是第一時間心裏又慫了,臉上露出了訕笑。

這個時候,呂武開口說道:“上軍佐所言可行。”

呂武不是在給趙武背書,實事求是而已。

趙武不那麽理解,看呂武的目光很感激。

老大表態了呀。

小弟們還不上?

中行吳和解朔立刻附和。

羊舌肸想了想也出言附和,一副元戎說什麽都對的模樣。

近期遭到孤立的魏絳繼續閉嘴。

老魏家最近的日子不好過,想靠攏向範氏遭到拒絕,跟荀氏(中行氏)和趙氏陷入一種競爭關系。

魏氏雖然是姬姓,然而他們並不是從晉國公族中脫離出去的一支。

他們曾經也是一國的公族,祖上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周武王(姬發)的異母弟弟。周武王滅商朝後,受封在了畢地(陜西鹹陽一代),也就成了眾多諸侯國之一的畢國。

這個畢國是什麽時候亡的?大約是在公元前677年到公元前651年之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