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陰氏還能缺了狐朋狗友?(第2/2頁)

什麽玩意一多就會變成路邊攤貨色,本來能吃獨食的事情被破了規矩,一幫既得利益者還不得恨死啊?

貴族老爺們想要的是“萬世不易”,認為階層之下的奉獻和犧牲就是一種理所當然,乖乖背朝烈日面朝土,再乖乖聽命去送死,為什麽要有改變???

商鞅為什麽會被戰國時期的普羅大眾視為偉人,到了後面的封建王朝卻變成一個暴虐流毒的人?

有商鞅那一派徒子徒孫不給力的原因,要是法家的徒子徒孫像儒家的徒子徒孫那麽能忽悠,至於嗎?

商鞅變法動了當代利益既得者的親命,造福了廣大的群體,連帶後面一批又一批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都受到了威脅。

一直到經過漢文帝劉恒、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的爺、爹、孫三代大肆批發“二十等爵”,才將商鞅搞出讓人晉身的規則從某種程度上破除,破壞了“信譽度”和莊嚴性,進入到人治階段。

再後面,每一代王朝的既得利益者?誰不想人上人永遠是人上人,人下人永遠被人上人進行廉價驅使?

呂武到了範氏府宅才從深思狀態脫離出來,心裏感慨道:“那麽看,魏絳還是挺有前瞻性,就是膽子太小了。”

什麽意思?

魏氏洞察到了陰氏“化家為國”的計劃了嗎?應該是有那麽點,只是不相信陰氏的膽子能有那麽大,陷入一種糾結和遲疑狀態,不敢再跟陰氏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了。

現在,魏氏和陰氏的親密度清零,不代表兩家從此以後就變成仇敵,簡單的視為各自的發展不再進行聯動就可以了。

更直白一點的來講,魏氏不樂意無條件配合陰氏,包括幫忙封鎖關於秦國那邊的消息。

士匄出門相迎,有些不理解,又帶著期盼,招呼道:“突兀前來,可有要事?”

沒事就不能串門啦?以他們的地位,還真沒事就少串點門。

呂武沒有說事,簡單的回應招呼,掃了一眼街道,跟士匄一塊進去了。

範氏在“新田”的府宅歷史比陰氏悠久多了,占地方面跟陰氏的府宅差不多,就是格局方面比較“常規”了。

當然,呂武建造在“新田”的府宅是用建設“要塞”的強度來搞,建成之後驚掉了一大批人的下巴。

在那之後,各個在“新田”有足夠地皮的家族,他們或多或少對自家的府宅進行了改建。

“我此番前來,為鄭、宋、衛之事。”呂武看著前方水塘上被風吹得左搖右擺的荷葉,又發現天空不知道在什麽時候已經被烏雲籠罩。

秋天就是這樣,沒多久之前還陽光普照,過一會烏雲也不知道從哪冒出來遮蔽了天空。

士匄立刻來了興趣,說道:“鄭拒不歸還侵宋所獲城邑,視我為無物也!”

老範家可不會輕易放過鄭國,礙於先君晉悼公的堅持,再加上呂武配合晉悼公的政治主張,晉國才接納了鄭國。

晉國為什麽要接納鄭國?還不是鄭國非常有誠意,幹脆利索地割肉給晉國,還有鄭國後面又跟楚國卯上,來進一步展現靠攏向晉國的堅定意志嘛。

呂武先是愕然,隨後搖頭笑著說道:“鄭歸於我,鄭宋相惡與我無關。”

晉國是老大,的確能調解各個小弟的矛盾,小弟表示那是他們自家的事情,老大總不能每一次都直接揮出大棒吧?

鄭國不願意將付出傷亡和國力代價的城邑歸還給宋國,卻也沒有表示要永久強占,要求宋國拿出人口和財帛贖回城邑,算是很通情達理了。

宋國的操作比較騷,要求鄭國就是必須歸還城邑,一根毛一塊銅板都不會交給鄭國,另一邊又威脅鄭國君臣說要建議晉國將他們踹到一邊去。

老大從某種程度上是小弟的“籌碼”沒錯,就是用著拿來嚇唬人的,宋國要是有事先取得老大的許可,那麽幹並不算過份。

比較要命的是晉國知道那麽件事,是從鄭國那邊知道,宋國並沒有事先跟晉國溝通。

“鄭宋相惡與我無關,宋衛相親則有。”呂武也不多繞圈子,頓了頓讓士匄消化消化,才接著往下說道:“曹魯會盟,宋衛互友,鄭入其局,諸侯不費光陰是也。若楚北上,焉我有利?”

兄弟,裏面有太多能夠操作的地方了。

要不,範氏出人出力,陰氏只發揮影響力,合作賺特麽不止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