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公私兼顧,俺老在行了(第2/3頁)

在話語權方面,晉國的情況是元戎越強勢,國君就會變得越透明。因此戰利品怎麽分,呂武說了會比晉君姬周管用。

本來崔杼想一個一個步驟的來,不是要一下子一步到位。

然而,晏嬰追了過來,還將崔杼想幹什麽直接喊出來。

很多事情一下子想慢都慢不了,之前還掌握一些主動權的崔杼,經過晏嬰掀開鍋蓋,搞得崔杼陷入非成既死的地步。

失敗的話,死的還不會只是崔杼,包括崔氏的族人,以及跟崔杼交好的齊國貴族,統統要淪為陪葬品。

晏嬰在大帳外沒有聽見聲音,不是帳篷的隔音效果超好,其實是裏面的人並沒有在講話。

那一刻,崔杼的腦子亂得很,甚至可以說一下子懵了。

呂武不著急,一點都不著急。

齊國內部發生了什麽事情,齊君呂環和齊國執政崔杼搞什麽,晉國沒有接受崔杼的投奔之前屬於齊國的內部事務。

現在的情況是,呂武需要好好的品味一下,晉國接受崔杼的投奔能帶來利益還是麻煩。

崔杼本來想怎麽樣呢?他想繼續擔任齊國的執政,只不過將搖身一變為晉國控制齊國,過程中發揮出屬於自己的價值。

在崔杼這一代,崔氏可以不用舉家投奔晉國,能夠讓嫡長子崔成去晉國安家。

那麽一搞,崔杼在齊國操作,持續地發揮自己的價值,給予崔成在晉國安身立命創造功勞,崔氏很快就能在晉國站穩腳跟,並且崔杼也許還能搏一下“能臣”的稱號。

現在這麽一個年代,某個家族的誰去異國發展挺正常的事情,誰能說崔杼讓崔成別出去晉國有什麽錯?

晉國毫無疑問是中原霸主,以前齊國就臣服於晉國,崔杼管好齊國再侍奉晉國只不過是變得更真誠一些。

中原的各個諸侯國,敢蹦跳的列國已經先後被晉國一頓毒打,崔杼主政下的齊國對晉國表現得順服和恭敬,有問題嗎?

所以了,哪怕“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崔杼變成了齊奸,各個列國都對晉國服服帖帖,憑什麽就只罵崔杼啊!

有點緩過來的崔杼猜想下來,覺得晉國讓自己攜土歸晉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開口說道:“我願歸晉。”

呂武剛才已經在腦海裏勾畫了山川輿圖,清楚的知道晉國現在並沒有與齊國形成接壤,一旦接受崔氏帶著封地以及一幫齊國貴族來個“搖身一變”的話,晉國就要有一塊飛地在東邊了。

好像有什麽不對勁?

陰氏在齊國、莒國、萊國和杞國邊上本來就有一塊地,目前陰氏還是晉國的卿位家族,晉國早就在東邊有飛地了呀。

那是呂武讓齊國幫忙奪下的土地,土地的原主人屬於萊國。

現在萊國早就選擇性遺忘陰氏讓齊國幫忙奪取土地的事情,還討好地一再幫陰氏調動人力物力去建設。

這麽一搞,晉國再多一片崔杼歸晉帶來的飛地,不算突兀吧?

崔杼是齊國公族來著,只是崔杼跟齊君呂環的關系比較遠罷了。

呂武左思右想,晉國已經接納同樣是衛國公族的孫林父,再多一個齊國公族的崔杼,沒什麽問題的。

“你如歸晉,封邑幾何,人口多寡?”呂武問了一個比較實在的問題。

為什麽沒問要割齊國的哪塊肉?

晉國都肢解了齊國一次,搞一搞封邑變動什麽的,崔氏帶著一幫齊國貴族改換門庭,已經虛弱的齊國變得更虛弱,拿什麽來跟晉國叫板?所以封邑變更是一件根本沒難度的事。

崔杼明顯有比較詳細的計劃,將謀劃講了出來,一講就是講了小半個時辰。

在聽的呂武有點“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意思。

再怎麽說崔杼也是齊國的執政,沒有一幫追隨者坐不到那位置。而那些追隨者要麽是跟崔氏一根繩上的螞蚱,不然就是不想待在齊國這艘破船,選擇跟崔氏一塊投奔霸主國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呂武聽完沉默了一小會,說道:“若你仍為齊執政,如何?”

這一下,崔杼非常明顯的愣住了。

那不是崔杼之前想幹的事情嗎?

只是那樣的話,晉國只有長期利益,甚至後面可能出現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幺蛾子。

畢竟,崔杼沒有帶著封邑和一幫齊國貴族歸晉,某一代的齊君就隨時有可能翻盤,或者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崔杼反悔,可能那幫齊國貴族不樂意了。

呂武不太在意崔杼為什麽愣住,繼續往下說道:“崔氏可別出,封邑為晉土。如有賢達投奔,我亦接納。”

能看見的好處,晉國要了。

長久的利益,晉國一樣不放過!

崔杼的表情有些呆萌,好像是沒想到還能這麽折中。

呂武又說道:“我願助你不失執政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