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謎之操作

呂武這邊是在得知楚鄭聯軍進入衛國的第一時間出兵。

國君有可能被堵住,收到消息馬上出兵可以說很是“政治正確”,沒有任何能夠受到指摘的地方。

如果明明知道國君有危險而無動於衷,作為元戎的呂武必然會落得一個“社死”的下場。

所以說“名正言順”很重要,尤其是在春秋中葉時期。

呂武在支援國君的事情上面沒想搞什麽滑頭,甚至遠比之前的任何一次用兵要“正規”得多了。

因為事先就猜測國君會帶著下軍和新軍前往衛國的都城“朝歌”,很多信息也就變得容易探查。

陰氏第一家臣帶上必要的護衛隊伍先期趕往“朝歌”是一種必要操作,同時擔負收集情報的重任。

中軍和上軍離開“新田”直接向東,一些消息陸陸續續傳遞過來。

他們行軍到“原”時,確認國君真的在“朝歌”那邊,關於鄭國皇耳率軍攻打衛國大河南岸的情報也得到確認。

同時傳過來的還有另外的消息,包括楚國令尹子囊帶著兩個鄭國“軍”北上,楚君熊審對內發布征召令等等。

如果以時間節點來分個先後順序,皇耳帶著一個鄭國“軍”入侵衛國是第一支北上的軍隊,現階段晉君姬周和晉國下軍、新軍還沒有抵達“朝歌”;楚國令尹得知晉君姬周和晉國下軍、新軍在“朝歌”,選擇放棄攻打宋國都城“商丘”帶著楚鄭聯軍北上,他們是第二支北上的軍隊。

在更早之前,衛君衛衎帶上衛國的主力去入侵齊國。

對齊國落井下石的還包括魯國和宋國,其中宋國入侵齊國被鄭國知道,引來了鄭國的趁虛而入。

楚國今年攻打宋國是一種既定策略,也就是早就決定在今年入侵宋國,並不是受到其它因素影響產生的軍事行動。

縱觀全局的話,今年是注定是難以得到平靜的一年,幾乎有能力進行軍事行動的國家,他們全部都有屬於自己的軍事行動。

從這裏也就能夠看出一點,齊國衰弱造成的影響遠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原”是呂武的封地之一,他們走這一邊的主要原因是,好些家族需要補充一批軍備。

主要封地在這邊的範氏,他們一共出動了四個“師”的兵力,走這一條路線能夠少了轉運糧秣的麻煩。

呂武等人抵達“原”時,關於楚君熊審已經集結大軍北上的消息經由宋國那邊被送過來。

根據宋國使節的說法,新近北上的楚軍數量之多達到了“漫山遍野”的程度,看旗號出動的封君數量不低於三十。

楚國的封君到底多少很難說得清楚,封君之中有弱有強,比較強的沒意外是楚國公族,血緣關系跟楚君越近家族實力就越強大。

當然了,家族的實力有很多區分,人脈、封地、經濟、武力……等等,有時候實力強大不代表軍事實力就過硬。

晉國的範氏不以武力著稱,他們的家族沒什麽“王牌”部隊,能夠成為“晉國第一家族”依靠的是地多、糧多和人多。

“楚君北上,來者眾也!”士匄覺得事情很大條。

倒不是被北上楚軍的數量嚇到,楚國每次北上的人數都很多,很多時候各種蠻人占了多數。

士匄很憂慮地說道:“楚之內亂已平?”

完特麽蛋!

子反的那個家族那麽沒用的呀?怎麽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給沒聲沒息了!

呂武對此沒有感到什麽驚訝。

楚國是當世的霸主之一,還是南方不可撼動的霸主,內部的統治地位沒有遭到動搖,任何的叛亂勢力都注定會被撲滅。

相對起來,晉國雖然是北方霸主,處境方面卻是遠比楚國更加艱難。

這個是明擺著的事情,諸夏的文明之火在大河流域被點燃,很長一段時間裏面部落群是集中在大河流域,文明發展起來再建立的國家也多。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晉國崛起的時間太晚,沒有來得及滅掉周邊更多的國家,楚國則是早早將周邊國家清掃幹凈。

呂武說道:“今次大戰爆發實乃突兀,我並無準備。”

盡管沒正式接觸,一場大戰卻成了難免。

那是晉君姬周在“朝歌”所決定了的事實,晉國不能舍棄這位國君。

士匄、魏琦和士魴,包括其余的晉國貴族都知道大戰必然會爆發,排除掉其余的雜念,等待呂武給出一個作戰計劃。

“楚君當在宋國?”呂武不是在說廢話。

比較晚北上的楚君熊審肯定是在宋國實力範圍之內,以路程來算應該是在濟水周邊?

士匄問道:“元戎不往‘朝歌’會合君上?”

呂武還真的有這個想法,無奈的是不能這麽做。

他們出兵的目的是救援國君,哪怕截住楚君熊審率領的楚國主力部隊,禮法以及一些世俗觀念方面卻是繞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