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晉國又不行啦?(第2/3頁)

甚至,築城的耗費遠不止一個“軍”的消耗?

說來講去,範氏的損失有點活該,他們明明離“馮”不遠,幾年間卻不知道鄭國在“馮”這邊搞了這麽大的動作。

不過,不獨範氏對軍事情報不重視,大多數家族,又或者是上升到國家層次,一般極少隨時保持對敵國的情報刺探,輪到要開打了都不一定會對情報進行收集。

這是春秋中葉所造就的時代特點。

按照既往套路,兩國要開戰互相約個地點,再帶著軍隊過去,展開堂堂正正的拼殺。這個才是套路流程。

呂武看似在聽著大家夥談事,心裏在想道:“是我帶來的影響,還是歷史進展本來就是這樣呢?”

他有點想多了。

影響固然是有,大多數是集中在晉國的北境和西境。

比如,本來會非常活躍的各種狄和各種戎,遭遇到陰氏的一再打擊,變得消聲滅跡了;秦國更是幹脆被呂武掌握在手,不出意外根本沒得跑了。

如果歷史沒有被呂武所改變,去年就該發生“魏絳和戎”的歷史事件。

魏絳將因為“和戎”的功勞得到展翅高飛的機會,取代自己的族兄魏頡成為“卿”之一。

當然了,呂武救了魏琦一命,不但改變了歷史,也讓魏氏內部的權力更替發生了變化。

那個變化在於魏琦這一支……也就是櫟陽氏取代了令狐氏(魏頡)來主掌魏氏。

另一個,因為“呂”地到了呂武手上,魏琦這一支也才成為櫟陽氏,要不然他們該是呂氏的。

呂武對晉國內部、北境、西境的影響很大,對晉國東面的影響也有一些,對南方的影響則非常少了。

直白一點來說就是,鄭國搞堅城是源於自身的選擇,不關呂武的什麽事。

在“馮”陷落後的第八天,鄭國使節真的來了。

作為使節過來的是子弱,他是子產的爹。

子弱過來就一個目的:求放過。

沒有列國君臣在場,晉君與眾“卿”聽取了子弱的投降條件,拒絕了鄭國的投降請求。

子弱一再哀求無果,又得到晉君姬周邀請鄭君姬嘉會獵的告知,面如死灰地離去。

在這一段時間裏,範氏新的一個“師”已經到位。

國君拒絕鄭國的投降,一方面是鄭國願意付出的代價不足,再來就是士匄一再逼逼叨了。

範氏需要證明自家一點都不弱,怎麽可能終止對鄭國的討伐?

國君則是知道楚軍還沒有北上,覺得不著急退兵的同時,需要繼續打擊鄭國來彰顯晉國的強大給列國君臣看,同時該有的收獲一點都不能少。

以晉軍為首的聯軍開拔了。

他們離開“馮”前往“索氏”,到達地方之後根本沒休息,國君立刻讓呂武展開對“索氏”的進攻。

不想休息是一回事,需要打造攻城器械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他們對“索氏”的進攻實際上是一天之後。

只有一天的時間,打造不出什麽大型攻城器械,只是制造了足夠的攻城梯。

陰氏對城池的攻擊是發生在卯時(7點),到午時一刻(11:15)就將“索氏”給拿下了。

這麽輕易就打下了?固然是呂武指揮得力和陰氏真心很強,再來就是“索氏”的城防設施一般,守軍數量也不多的關系了。

國君之所以指派呂武去打,主要還是想要獲取一個開門紅。

由此可見,晉國內部對呂武“攻城大師”的認可度非常高。

城池攻下卻不是馬上就走,該獲取的收獲肯定要搜刮的。

國君跟眾人一陣商議,留下呂武和陰氏的一個“師”在“索氏”,約定多久之後呂武必須帶著軍隊跟上去,往一個叫“京”的地方轉戰而去。

因為士匄的強烈要求,國君不得不同意“京”交給範氏來打。

對於這一點,中行偃、魏琦和程鄭不是沒有意見。只是國君同意後,他們不好再嗶嗶。

呂武花了兩天的時間將“索氏”能搜刮的人和物全搜了個幹凈,花了四天的時間率軍來到“京”。

他們剛剛抵達,恰好是範氏攻進“京”的那一刻。

算一算時間的話,範氏花了兩天才將“京”給攻打下來,僅是效率對比肯定比陰氏差。

士匄卻是不以為意,公開場合提到陰氏攻城很厲害,範氏也在緊追而上。

在接下來,輪到範氏的部隊留在“京”獲取收獲,國君帶著包括列國各部在內的聯軍繼續轉戰。

他們的下一個攻取目標是“鄶(kuài)”。

抵達目的地之後,衛君衛衎精神病又犯了,說是不能白來,請求晉君姬周將“鄶”交給衛軍來打。

衛君衛衎帶來了多少軍隊?他帶來了一個“軍(500戰車,12500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