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時代在變,戰爭大不同啦

魏氏的兩個“旅”是各自成為一個“徹”的推進方式,也就成為左右並行的一個陣型。

他們向前推進十來步就會停下,軍官遊走著呼喝士兵調整好隊形,整隊完畢後再次向前推進。

秦軍這一邊,左右兩翼各自出動兩千左右的騎兵,卻不是朝著推進中的魏氏兩個“旅(40戰車,3000士兵)”而去,盯上了位於戰場左右兩翼的陰氏各兩個“旅(40戰車,3000士兵)”和分別一千左右的騎兵;秦軍的兩個“師(200戰車,5000士兵)”一陣慌亂的忙碌之後,戰鼓催促聲中緩慢向前,擺出要正面迎戰的姿態。

戰場的左右兩翼,陰氏的部隊已經列陣完畢,發現有秦軍騎兵馳騁而來,隊列後方的陰氏騎兵在號角聲中脫離本陣迎頭而上。

看來,流血會從雙方的騎兵最先開始?

事情的進展卻不是那麽回事。

分為兩隊的秦軍騎兵,每一隊數量在兩千左右,他們發現陰氏騎兵一點不慫地要正面懟過來,距離還遠的時候就選擇了拐向,分明就是不想這麽早就跟陰氏騎兵對陣。

他們要感謝這個戰場足夠寬廣,並且地形大體上為平坦,要不哪來的大範圍機動空間,玩你追我躲的遊戲?

雙方的騎兵部隊引起了觀戰者的注意,發現一時半會打不起來,很快就撇到一邊不再特別矚目。

“秦人騎兵不可小覷。”呂武當然不是在說反話,對葛存說道:“秦人善學,兩三載便有如此規模騎兵成軍,底蘊厚於我家。”

葛存心說:“那是一個國家,能一樣嗎?”

話不是那麽講的。

一些三流諸侯國,人口、資源和兵力未必比陰氏多。

最為現實的是,秦國不但是個二流強國,他們一直以來都沒有完全忘掉老祖宗的手藝,養馬技能沒丟,放牧習性也沒有完全擱置。

呂武多少有些忌憚地說道:“今次秦國征召三萬騎,不知各方秦人部落仍有兵源幾何。”

只能說,秦國不愧是個半農耕半遊牧的國家,其余諸夏各個諸侯國有哪個能一下子集結起三萬騎兵?

有一個或許也能集結不少騎兵?那就是跟中原各諸侯國失去聯系很久的姬姓燕國。

這個燕國跟中原失去聯絡已經有個二三十年,他們的日子並不太好過,一再跟鄰國無終(山戎)發生摩擦,又要時不時被東胡入侵犯境,認為最大最危險的敵人卻是屠何。

燕國現階段的敵人不是遊牧民族就是狩獵民族,逼得他們需要發展騎兵,要不很多時候知道哪裏被侵擾,得到求救再過去實施救援,黃花菜早涼透了。

那個叫屠何的勢力,就是一個以狩獵民族為主的部落聯盟。

狩獵民族是什麽?大概了解一下絕大多數狩獵民族部落有“獵人頭”的習俗,幹掉誰再割下腦袋來證明成年,再持續“獵人頭”證明自己的武勇,能明白民族習性是多麽野蠻了。

陰氏有西擴和北征的計劃,過程中將鮮虞解決掉,也許會成為二三十年內再次跟燕國取得聯系的諸夏家族?

到時候,陰氏碰上的絕不是進入戰國時代又恢復諸夏傳統的燕國,會是一個跟秦國一樣處在半農耕半遊牧的國家。

葛存更多的注意力是放在即將開打的魏氏部隊身上。

魏氏的部隊推進到距離秦軍約三百米時停了下來,隨後一直待在原地,不見繼續向前推進的跡象。

嬴武很不習慣這樣的戰爭,稍微猶豫下令戰車加速狂飆起來,又再命令弩手緊隨戰車配屬步兵向前。

秦國仿制了陰氏的弩,最遠射程大概是兩百二十米左右?

手持弩的秦軍士兵,他們進入到射程可達範圍停下來,聽到密集的梆子聲進行射箭。

射出去的弩箭飛到半空,下方是速度完全起來的秦軍戰車兵,以及很努力要跟上己方戰車卻脫節了的秦軍步兵。

弩箭從秦軍部隊上空飛過,再對著魏氏的部隊落下去。

組成陣型的魏氏部隊,前面早就組織起了盾墻。

那是一面大盾杵在地上直面前方,另一面大盾覆蓋上去成為朝前傾斜狀,第三面盾牌則是平舉搭著,一道盾牌搭建起來的屏障也就成型。

一杆杆的長戟從盾墻的空隙伸出來,它們的存在讓盾墻前方多了密密麻麻的利器,看上去真的就是刺猬一般。

身穿三層重甲的魏氏重步兵擠著躲在盾墻後面,他們屏住呼吸等待下一步的指令,耳朵裏卻傳來“嘚嘚嘚”的動靜,隨後又傳來悶哼以及慘叫。

原來是秦軍弩兵射來的箭矢落在盾墻之上,一些弩箭則是越過盾墻,射中不在盾墻庇護下的魏氏弓箭手和其余步兵。

魏絳已經被自己的戎右持盾擋在前方,視線依然能看到中箭倒地的魏氏士兵,目測過後眉頭只是輕輕皺了一下就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