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心有余而力不逮

晉國的一個滿編軍團,不算各種用途的輔兵,為五百乘戰車以及三萬七千五百名士兵。

各個諸侯國,一個滿編軍團為五百乘戰車和一萬兩千五百名士兵。

等於說,晉國的一個滿編“軍”,不將戰車計算進去,兵力其實就是其余諸侯國三個滿編“軍”的規模。

站在戰車之上的呂武觀看行軍狀態的己方部隊,內心裏多少升起了意氣風發之感。

人生在世更為男子,誰沒有一個將軍夢?

身處大軍環繞之中,又能夠統帥軍隊進行征戰,任誰都會泛起雄心壯志。

他們這一次進軍,陰氏的一個滿編軍團和八千左右的騎兵作為“前勁”,包含數量為兩萬的輔兵,由呂武親自進行統領;魏絳率領魏氏的三個“師”又兩個“旅”為“中勁”,落在“前勁”後方約十五裏外。

常態會有的“後勁”哪去了?呂武只是將大軍分成兩個進軍梯隊,糧秣和各種輜重由各自隨軍攜帶,不存在什麽“後勁”部隊。

出“櫟陽”再往西大體上是一種平坦的地形,有山也不連成一片,有水的河面並不太寬。

因為地形寬闊的關系,陰氏大軍又分成了三個部分,分為左、中、右並行推進。而兩翼當然是騎兵部隊,中間則是傳統部隊和輜重隊。

同時,位處核心的陰氏部隊並不是胡亂擠在一起,由“旅”為單位成為一個獨立隊形,再由五個“旅”聯合成為一個更大的方陣,每一個“師”保持一定的間隔。

有道是,人一滿萬,漫山遍野。

從高空往下俯視,能看到的是大地之上有七個“黑斑”的玩意,傳統部隊就是五個看上去黑壓壓的方陣分在前、後、左、右、中,中間看上則是顯得更“厚”一些;外圍的左右兩翼,也就是陰氏騎兵部隊,他們幾乎很難形成什麽固定隊形,有時候甚至會拉成一條直線。

中間的軍隊太“厚”沒其它原因,純粹是呂武將輜重隊伍安排在陣中。

他會這麽安排的理由是接到斥候探報,得知秦軍有一萬左右的騎兵脫離主力,朝著己方過來。

根據情報,秦軍主力沒有待在原地不動,他們仍然在向“雍”進行退卻。

不過,秦軍的行軍速度被刻意放慢,一天下來走的路程不超過二十裏。

“報!!!”

有探馬過來,匯報七裏之外發現秦軍騎兵蹤影。

因為情況不明,呂武隨即命令全軍停止前進,騎兵部隊進行集結的同時,輔兵前往附近的樹林伐木。

“主,伐木所部乃是誘餌?”葛存得知前往做業的輔兵沒部隊在旁邊保護,才有這麽一個問題。

呂武說道:“如秦軍輕騎往而擊之,秦國領兵之人不為戰將。”

神經病啊,這是。

秦國就算再怎麽無視禮儀規則,腦子有病才會讓騎兵去樹林的環境作戰。

當然,呂武的確是有心試一試,說不定領兵的秦國貴族腦子真壞了呢?

排除掉道德和感情因素,單純以軍事換算比,拿民伕去換敵軍遭遇損失,哪怕是己方損失五個民伕才幹掉敵方一名士兵,作為將軍依然會覺得劃算。

作為炮灰的民伕,他們不會願意就是了。

秦軍騎兵來是來了。

然而,他們只是在外圍進行小心翼翼地遊弋,絲毫不敢靠近陰氏大軍五裏之內。

呂武看懂了秦軍騎兵想幹什麽,抽出五千陰氏騎兵逼近秦軍騎兵,得到的結果是秦軍騎兵來了個掉頭就跑。

他暗罵道:“這特麽沒給‘專利費’啊!”

以往,陰氏騎兵就是這麽逗著秦軍,使秦軍知道周邊有陰氏騎兵在遊弋,絲毫不敢有任何的放松。

一開始秦軍的應對比較笨拙,每每會抽調傳統部隊追擊陰氏騎兵,很多時候只是浪費時間的白白追逐,一旦給陰氏騎兵逮住機會甚至要被反咬一口。

後來,秦軍開始組建自己的騎兵部隊,他們發現周邊有陰氏騎兵,會交給己方騎兵去應付。

到這種階段,雙方的傳統部隊成了看客,較量只存在於兩軍的騎兵之間。

到來的秦軍騎兵只是遊而不擊,多少讓呂武體會到了秦軍曾經的感受。

大軍當然不能隨意停駐。

事實上,除非完全不具備軍事素養,要不哪個將軍敢不看實際環境,隨意選擇地方進行駐紮?

暫時停下的陰氏大軍很快重新開拔。

因為外圍有秦軍騎兵在遊弋的關系,呂武再一次調整了行軍的隊形,不是將所有部隊湊得擠成一堆,相反是以一“師”為單位,互相之間的間隔放大了更多。

這樣做很有道理,能夠保證各個獨立部隊的嚴整,發生變化不至於蔓延到全軍,一個“師”遭到攻擊,周邊各“師”能用弓弩支援,甚至合閉之前刻意讓出的“空隙”進行合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