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俺,一言可興邦,一語可滅國!

沒有發生所有卿位家族開正式會議,約定“首亂者死”那一套,只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任何一位“卿”願意看到國內再次發生大動亂。

晉國的正治格局決定了一點,只要卿位家族不是鬥得太狠,其余的中小貴族就會夾著尾巴好好做人,有出現矛盾可以找國君,也能找相善的卿位家族進行調節或裁決。

當天並沒有說什麽大事,一塊曬曬太陽講一些他們這種身份地位的閑話,後來友好地散去。

有那麽一個真理,身份地位高到一定份上,他們認為的小事在其余人看來就是一件大事。而事實上也是那樣。

比如說,士匄要將“虎牢”搞成收費站,同為“卿”的卿位家族不但利益沒有受到損害,有可能還會因此占便宜;一旦“虎牢”真的成了收費站,晉國的一眾中小貴族和列國貴族來往需要交納費用,不是遭到了利益損害嗎?

呂武沒想待在“新田”多久,處理完了西征戰利品的交接,找魏琦談好了事,又跟中行偃交流了一番,按例去向國君辭行。

可能是陰氏時不時能幫國君產生收益,也可能是有什麽其它事情,進入宮城的呂武得到了很好的款待。

“陰卿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寡人少能與卿言談。”國君坐得很正式,說完殷切地看著呂武,想要得到一個好的回饋。

呂武拱手作揖,說道:“實諸事多也,非臣不願長住‘新田’。”

事實是什麽呢?國君對呂武不想長久待在“新田”有很正面的看法,認為呂武不想過多地制造矛盾,更願意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面。

一再西征對陰氏和晉國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陰氏要將仇報得徹底,削弱秦國會讓晉國少了西邊的威脅,算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當然了,目前所有人都知道呂武這人非常記仇,只不過他們認為秦國活該而已。

“歸師半途,天子見寡人,言及秦國悲慘非常……”國君講了不少話。

肯定是秦國加大了對周天子的賄賂,哭訴一再遭到陰氏和魏氏的打擊,請求周天子從中轉圜,不要再讓陰氏和魏氏西征了。

呂武試探地問道:“君上之意……”

國君搖頭說道:“時至今日,秦庭仍未遣使為刺殺一事致以歉意?秦君並無人主擔當,秦人素來缺信寡義。上如此,下如此,陰卿自決便是。”

所以這個就是信義的重要性了。

很多時候哪怕很假,做與不做就是兩回事,信譽度成了負數之後,誰想幫忙講兩句好話都找不到支撐點。

呂武會停止對秦國的征戰嗎?不可能的。

秦國不知道為了什麽不正面接受刺殺事件?他們其實也是左右為難,無語得很。

一旦秦國承認後子針刺殺呂武,另一層面就上升到了國家的矛盾層次,使得秦國多了一個惡名,留給晉國一個隨時能拿這個來征討的借口。

到時候,不是陰氏帶著魏氏幹私活,而是變成晉國與秦國爆發國戰。

這個沒什麽好說的。晉國的“卿”遭到刺殺,國君或其余“卿”為了國家尊嚴以及為“卿”的莊嚴、尊貴,他們再怎麽不願意都要吼嗓子“我尼瑪,幹死你丫的”來展示態度,再集結大軍轟轟烈烈地打一場。

光是陰氏和魏氏都讓秦國招架不住,秦國哪敢再將晉國的其余卿位家族招惹過來?

秦國真的公開道歉,等於失了理子和丟了面子,還注定要遭到一頓暴打。

要說秦庭有什麽錯誤判斷的話?估計是他們真沒想到陰氏那麽能打,並且明明沒有油水能撈,還特麽每年過來一趟。

以現在的主流思想和價值觀來說,投入和收獲不成正比,腦子正常的貴族都該停下征戰了。

秦人就是上述的想法,他們也在第一次交戰中損失慘重,想著忍一忍讓呂武發泄完怒火,事情也就算過去,哪能想到呂武沒完沒了每年都去一次呢?

現在,秦國很是騎虎難下,道歉已經顯得太晚,忍又沒換來理想的結果,他們的決定是征召大軍跟呂武玩一次狠的。

而上述那點,呂武已經察覺到秦國在大肆集結騎兵,其余更多則暫時不知情。

“魯執政歸國半途病逝,已遣人來告。”國君意圖不明地講了這麽一句。

這件事呂武已經從魏琦那裏獲知,順著國君的意圖說道:“魯欲並鄅涉及甚廣,不獨魯、鄅可自決。”

魯君午在南下時懇求晉國能支持魯國把鄅國給兼並掉,沒有得到來自晉國的正面回應。

鄅國是被魯國從四面八方包起來的一個小型諸侯國,為妘姓諸侯國,爵位為子爵,曾經是邾國的附庸。

現在的小型諸侯國還有很多,一般就像鄅國一樣被某個二流諸侯國或一流諸侯國包圓,成為一個沒有半點喘息空間的“國中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