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你們給俺等著!

士匄終究還是選擇了臉面要緊,沒有出兵前往攻打鄭軍的營寨。

這是一個人可以死,門風不能敗壞的年代。

到了他們這種身份地位,士兵的損失能夠承受得起,名聲壞了的後果則必然影響到家族的聲譽。

“鄭人已折損五成仍在酣戰不止,實非我所知之鄭人。”士匄臉色非常不好看。

兩軍從差不多中午開打,鏖戰的時間超過一個時辰之後,雙方士兵的體力其實都已經被消耗得差不多,交戰的激烈程度肯定會出現下降趨勢。

打著打著,戰場已經在演變成為打一種爛仗,不存在多余的指揮和調度,看到哪裏有敵軍,神情麻木地進行逼近,操著武器撲上去,不是敵人飆血就是自己飆血。

出戰的鄭軍折損了一半還沒有崩潰?這一點在其余年代會顯得有些魔幻。

沒親自上戰場,看著袍澤一個個倒在自己周邊,無法去體會是個什麽心情。

如果身在這種地方,壓根就不是自己怎麽想就能做到什麽事情,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就會引來下意識又無比激烈的反應。

換作是在其它年代?即便軍官能死戰不退,又讓督戰隊斬殺敢於轉身逃跑或不尊軍令的人,死傷超過一半為前提,信不信軍官和督戰隊會有人不管不顧自己先跑。

現在這麽一個年代,軍隊是以各個家族為單位,貴族是士兵的主人,又從各方各面掌握著士兵個人到家庭的命運,再來就是“信義”和“忠誠”沒那麽不值錢。

另外,一些思維也“固化”到根深蒂固的程度,導致貴族願意死戰,士兵大規模嘩變屬於不可能,緊密的戰陣隊形也無法讓個別士兵有奪路逃跑的空間。

硬要說士兵有什麽想法,很大的可能是:那麽尊貴的人都不惜命,俺爛命一條有什麽不能奉陪的呀。

以上的思維在春秋中葉是主流,哪怕時代再怎麽變遷,但凡統兵的人有點威信,做人不是太爛,一樣會有士兵心裏“感念”再舍命追隨。

還有一點,春秋中葉能上戰場很不容易,許多人想上戰場還沒那個資格。

逃跑?能不能活下去不清楚,家庭成員以後就不再有上戰場的資格。這個對於他們的家庭會是很要命的!

出戰的鄭人在事先已經得到承諾,本人戰死會多一名子嗣獲得上戰場的資格,並且家庭會受到諸多優待,多一些能夠耕作的農田,獲得來自國家分配的奴隸,等等方面。

他們又知道這一次拼死作戰對主人所在家族的重要性,沒有了“身後事”的顧慮,有著各種“道義”在約束或逼迫,不想死這種念頭稍微出現就被自己硬生生地壓了下去。

有了“實惠”和“嚴重後果”兩種約束,出戰的鄭人折損超過一半還在繼續堅持,就是讓與之對戰的範氏軍隊有些做蠟。

範氏的士兵對自己能戰勝鄭軍深信不疑!

他們是晉人,還是來自晉國的卿位家族,很牛逼的,好不啦?

知道什麽叫“大國心態”嗎?就是清楚自己國家的強大,對上其余國家的人一點都不帶慫,哪怕自身骨瘦如柴,對方看上去高大強壯,一樣會有一種打從心裏泛起的優越感。

俺是矮一些、瘦一些,對方看著高大又強壯,又咋地啦!

信不信俺上去左右開弓抽對方臉蛋,那人再氣憤都不敢還手?

憑啥?就憑俺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啊!

挨揍的人,他一拳就能打死矮瘦的人,怕的是自己將那家夥打死,會不會讓對方的國家找到機會,弄死自己再入侵自己那並不強大的母國。

小國寡民為什麽難出豪傑?不是沒有厲害的人物,純粹是先天上的各種不允許。

開烏龜船打村莊械鬥,能夠吹上了天這種事情,咳咳……其實在一些大國看來嘛?一言難盡得很。

不是瞧不起。真實情況是兩個村子打得再兇,能影響到就只有兩個村子,無法對周邊局勢產生什麽影響,也無力去影響,更別提左右區域各國的局勢了。

戰事打到夜幕即將降臨的時刻,士匄的臉色也跟著黑得跟鍋底似得。

死撐的鄭軍明顯沒有一絲一毫的勝算,關鍵就是不肯認輸啊!

體力消耗得差不多的晉軍,自身折損沒鄭軍的五分之一,問題是鄭軍不自行崩潰,他們也無力在夜幕降臨之前將鄭軍給吃幹抹凈。

士匄內心裏極度憤怒,想道:“鄭人安敢折辱於我!”

這特麽!

軟乎乎的鄭人遇到俺變得這麽強硬?

絕對不是鄭人突然變得一個個不怕死,肯定是覺得俺好欺負啊!

除此之外,沒有其它的解釋了。

這尼瑪!

俺是範氏之主,是晉國“常務卿大夫”,是跺跺腳能讓腳下這顆小破球抖一抖的角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