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一個秦人都別想跑!(第2/3頁)

陰氏收納的野人和解放的奴隸?他們只有極少一部分人能獲得參戰的資格。

如果說融入陰氏的郤氏和欒氏那一批人,是因為上述原因而願意為陰氏賣命,陰氏收納的野人和得到解放的奴隸則是帶著一顆更加感恩的心。

位於左側和右側的晉軍,也就是來自各個家族的參戰人員,他們同樣作為一名晉人,知道進入進攻狀態後的晉人會是怎麽樣。

晉軍作戰不會有不必要的喊叫,會在沉默中進行推進,過程中時刻注意隊形的嚴整。

正是因為這樣,其余列國看待晉軍會用“死板”這種字眼來進行評價。

不知道是不是心裏先入為主的關系?來自各個家族的晉人總覺得陰氏的部隊像是一座醞釀爆發的火山,有著強烈殺氣騰騰的氛圍。

秦軍發現晉軍的動作後,肯定是要出營列陣待戰。

秦國正規軍的素質不能說差。

畢竟,秦國曾經也當過霸主,有著比較深的底蘊。

比較關鍵的是,這邊五萬秦軍之中有一萬七千是後續的補充,來的補充兵是秦國緊急召喚,其中不少連“羨”的級別都不是。

所以能看到早期出營的秦軍雖然也是喧嘩聲不斷,卻知道自己該去什麽位置待著才能成為陣型的一部分。

後面出營的秦人,他們比正規的士兵更加安靜,沒有了貴族的約束和指派則壓根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麽。

他們的安靜是源於心情忐忑,手腳總覺得使不上勁,嘴皮子光一直顫,一句完整的話都講不出來。

後子針以及秦國的貴族相當忙碌。

他們在幹的是向己方士兵否認派人前去刺殺呂武,反而告訴秦軍士兵,那是晉人的“欲加之罪”,用來當作發起戰爭的借口。

事實上,從後子針到任何一名知情的秦人,一致知道晉人絕對是怒火滔天,想的是先死扛住,只要能扛住一波兩波,晉軍的攻勢不順,火氣一泄就該輪到秦軍發揮了。

他們未必知道“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做的就是這麽種盤算。

因此,秦軍的精銳都被布置在前方,一點讓炮灰去跟晉軍消耗的打算都沒有。

“哨騎已派出,只待白氏、西氏、中南氏各軍接令,依公子之命行事。”吳剛說的是各個位置的秦軍。他想要再說點什麽,卻看到側翼有一支晉軍戎騎出現,訝異道:“未宣而戰?亦或戰前羞辱?”

其實,還宣尼瑪個宣啊!

秦人派刺客刺殺呂武就是宣戰,哪裏還用得著兩軍陣前派個人嗶嗶叨。

那是一支約千騎左右的陰氏騎兵,他們從北側直逼秦軍左翼,馬背上的騎士並非手握近戰兵器,不是持弓就是握弩,靠近秦軍約兩百步先是一波弩箭,逼近到約八十步再來一波弓箭。

結陣的秦軍才不會傻乎乎地站在原地挨射,盾牌手組織盾墻防箭,弓箭手則是被調到前面進行反擊。

這一支陰氏騎兵的隊形分布很散,他們取得了未知的戰果,自身損失三十來人,不再襲擾秦軍左翼,筆直穿過秦軍正前時又是一陣射箭,再繼續繞到秦軍的右翼接著射。

他們這是在幹什麽?無非就是打亂秦軍的節奏,並不是追求對秦軍造成多少人員傷亡。

後子針沒忘記秦軍也有騎兵,很快有三千左右的秦軍騎兵湧出大營,直奔陰氏騎兵而去。

而在秦軍騎兵出營時,晉軍的戰車部隊已經發起沖鋒。

剛才受到陰氏騎兵一再襲擾之下,位處陣型前方的秦軍戰車兵損失最大。

人死,牛、馬傷或亡,導致命令被下達之後很多秦軍戰車留在原地,只有大概十分之四五的秦軍戰車驅使馬或牛發起反沖鋒。

因為剛才秦軍陣前組織盾墻,肯定是要先拆除盾墻才能讓步兵跟著沖出去,結果是秦軍的戰車部隊跟後續步兵脫節了。

後子針得到提醒轉頭朝涇水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原先待在晉軍陣型左翼的那支部隊轉了個方向,直奔涇水的淺灘位置。

正在向涇水淺灘進發的是解氏和張氏的部隊,他們接到的命令是抵達後進行固守,不讓涇水北岸的秦軍過河,又阻止涇水南岸的秦軍支援正面戰場。

中行偃對智朔說道:“下軍將心氣何其大,戰事未有結果,便布局以求全殲此地秦人。”

智朔其實不想跟中行偃同車,只是礙於輩分拗不過,聞言答道:“我之所念皆在單騎走馬,未想能有此用。”

中行偃下意識看向兩支騎兵交鋒的位置,卻是看到又出現一支陰氏騎兵繼續在襲擾秦軍的本陣。

智朔沒看到之前義渠騎兵的各種悲催,只看到呂武對騎兵的運用方式,覺得自己發現了不得的新戰法,並控制不住想窺探出個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