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玩的就是特立獨行

這寫寫,那寫寫,什麽兵家著作、法家著作、名家著作、農家著作、墨家著作……甚至是道家學說,但凡能寫的都寫一點。

呂武不就成了各家的創始人了嗎?

哪一天陰氏不再玩貴族模式,完全可以玩學閥模式。

這樣一搞,呂武的子孫後代,不就能占了“百家”的很多坑位?

那誰不是說了嗎?

百年皇族,千年世家。

所以,某一天呂武成了王,又或是皇、帝,需要搞明暗相合的那一套。

若是王朝在哪一天崩塌,在明的血脈滅了就滅了,在暗的血脈別想著復國啥的什麽玩意。

破產重組的操作一下,換個招牌重新上市,不玩唯我獨尊,改玩合作共贏啦。

對了,皇是皇,帝是帝啊。

但凡神州未能一統,反正呂武是沒好意思將皇帝這個稱號弄出來的。

他連續半個多月的抄抄寫寫,累了就帶著呂陽溜達,一邊溜達一邊對照實物或是實事,用閑聊的方式灌輸思想觀和價值觀。

這個絕對不是什麽快樂教育。

現代已經證明了一點,壓根就不存在什麽快樂教育,一次兩次快樂下來,學生被教廢了。

快樂教育哪怕真出了頂級人才,也是學生本身天賦好,跟快樂教育沒半毛錢的關系。

哪種教育模式好,不是看到底出現了多少頂級人才,看的是學生素質體現出來的平均值。

一個國家只是出現少數的幾個人才,更多的被教成廢物,國家不完蛋簡直沒天理。

所以,教育從來不看頂級的成果,需要看的是以什麽作為出發點。

比如,小、中、高先搞應用教育模式,到了大再玩精英教育模式。

真有天賦的話,小、中、高階段就會體現出來,是不是?

“阿父,我家獨霸北疆,蠻荒之地廣也,如何立足?”呂陽有去過‘呂’地以北。

這件事情是呂武給安排的。

呂武笑著說道:“天蒼蒼,地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地之廣,牧也。”

牛和羊可以用放牧的方式來養。

馬就真的不行啦。

尤其是戰馬。

放養模式養不出戰馬,需要的是一再地馴服和培育,方式還要正確。

頂級的戰馬絕對不可能光啃草,需要將食草的習性改為葷素皆食。

要不體格高大不起來,體力方面的耐力,需要達到的沖鋒速度值和爆發力,不會有足夠的體質來作為支撐。

所以說,戰馬真的非常嬌貴。

另外,呂武也是不久前才知道一個事實。

成年野馬根本無法馴服,哪怕馴服了也不能當戰馬來用。

戰馬到底是個什麽玩意?

說白了就是,不但要能聽懂一些簡單的指令,脾氣方面也不能爆炸,再來就是習慣突發狀況。

比如,成群沖鋒模式,又或是沒有密集恐懼症,敢於迎頭而上。

這些都需要在戰馬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

導致的是,馬一旦超過兩歲,已經無法成為一匹戰馬。

沒有打小就培育的馬,看上去再怎麽的雄壯威武,除非騎它的人足夠剽悍也不怕死,要不還是悠著點吧。

得知這一個事實後的呂武很是抑郁了一把。

他還想著某天去草原抓野馬王來當坐騎,明白再好的馬沒有培訓也無法當戰馬來用,心裏不止一次埋怨“演義”故事騙人。

陰氏在開始之初很貧窮和破敗。

等待呂武將家族發展起來,尤其是打了兩波狄人之後,不再出現缺乏肉食的困擾。

現在?

陰氏的牛羊加起來是以數十萬的單位在計數,並且一直在持續增漲中。

馬匹被進行細分,啃草的馬用來耕地、拉車,葷素搭配的馬用來騎乘,總數有個三萬匹左右。

呂武想搞正兒八經的騎士,並且已經在做。

一開始是用選拔招募的模式,搞得實驗性質的騎兵隊裏面狄人和戎人的數量比較多。

慢慢地,他改為強制模式。

怎麽個強制法呢?

就是選出一個“士”階級的家庭,以租借的模式分配至少一匹戰馬,老子學不會就讓兒子學,反正一家必須出現一名騎士。

這個模式已經搞了快五年,由開始之初的一百,增加到現下的近兩千。

不過,凡事都是從摸索走向成熟。

呂武給弄出了馬鞍、馬鐙和馬蹄鐵,目前麾下能夠被稱為騎兵的數量也就不到五百,其余頂多就只能算是騎馬步兵。

再算上不是“士”階層……也就是非“徒”的那一批“羨……”,也就是臨時領主武裝,陰氏能騎馬作戰的人數有個接近五千的數量。

算起來也是呂武太過於講究,要不然能騎馬作戰的人數遠遠不止五千。

五年的時間取得這樣的成果,呂武並沒有感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