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這是朕打下的江山

得虧現在還沒有開始下雪,要不一群人看下去白茫茫的一片,眼睛會不會腫不是關鍵,就看不清屬於陰氏“文明”的一面了。

下方那一座“陰”城,長三裏、寬三裏,看去就是四四方方的一“塊”,城墻最高處為七米,低一些的城墻則是六米。

城墻有護墻和女墻,厚度為四米到五米左右。

護墻是“——————————”

女墻是“凹凸凹凸凹凸凹凸凹凸凹”

為什麽城墻的高度不規範?

看的是城墻所處的位置。

有些位置是低窪區域,城墻可不就需要高一些?

所以,盡管城墻的高度不一致,水平線看上去卻是一樣的。

絕對不是呂武不想造一座更大的城池,也不是城墻只想那樣的高度和厚度,完全是受到了“禮制”的限制。

這一套“禮制”該怎麽說呢?

去限制各個諸侯吃飯的用具就算了,城池和住所也要限制。

城池的作用是聚居,用來防止野獸的困擾,以及應對敵人的入侵。

將城池的規格進行限制,是要給敵人的入侵提供便利嗎?

這個是普通人的看法。

作為一名統治者,對城池規格進行限制,有屬於自己的理由。

其中之一就是,諸侯的城池要是占地太大,城內設施齊全,城墻又高又厚,會不會成為諸侯驕縱的依仗?

到時候天子想教訓不聽話的貴族,結果被城池給擋住,教訓不成反被操,多麽的尷尬呀!

呂武算是“禮制”的受害者,但也是受益者。

不方便的地方是,無法隨心所欲地造城。

受益則是避免封臣去瞎胡搞,搞到他成為裝逼不成反被操的角色。

城池不能隨意築?

那就大肆地建造“邑”這種城池的下級建築。

所以,能看到作為主城的“陰”城周邊又有很多的“邑”,幾乎連成一片的同時,卻又被護墻給互相隔離開來。

“陰”城的城墻高從六米到七米不等。

各個“邑”的城墻規格方面要低一些,能弄成兩三米的高度,厚度有個二三十厘米就夠了;弄成五六米高,厚度三米到四米也行;看的是“邑”落座在什麽位置,有什麽樣的定位。

但凡是連同“陰”城又處在外圍的“邑”,城墻起碼要六米高,厚度不能低於四米,更要有屬於自己的城門。

這是呂武在“禮制”允許的前提下,拓展城池的規模。

以後再將“邑”之間的城墻連接並改造起來,一個占地更廣的城池也就出現。

到時候是拆除掉城內的各種墻,還是保留下來將本來屬於“邑”的區域設成“坊”,換一個行政單位名稱的操作而已。

這種設想在短時內肯定是無法幹的。

呂武琢磨著,需要留個祖訓什麽的,教後代子孫怎麽玩。

現在的“陰”地、“呂”地、“霍”地,但凡是開墾出來的土地都有“邑”和“邦”,基本上還是農莊體系的那種。

陰氏這麽搞,直接成為晉國“邑”最多的家族,只是其他的家族並沒發現而已。

至於南方的“原”地和“溫”地?

呂武暫時不想教其他家族聰明,打算維持原來郤氏和欒氏的操作。

來自北方的客人,他們看著下方的“繁華”,看得一臉的呆滯,慢慢長大了嘴巴:麥糕點的,這是天堂吧!?

他們其實不信“賣糕”,並且那位“賣糕”賣到被釘上架子的大哥,其實還沒出生的。

萬物皆有靈喲!

他們開始對自己信仰的各種“靈”念念有詞,用這樣的方式來抒發自己的震驚。

能聽懂他們念叨的什麽,一般是對祖先發出靈魂質問,要不就是對石頭、山、樹,也能是某種動物,嘴巴不念點什麽,心無法安穩。

說到底,他們哪裏見過城池和城鎮、鄉村連成一片的景色,感到震驚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個就跟落後國家的人去到滿是高樓大廈的城市,一下子感到震撼是一樣的。

那些人又哪能知道,生活在鋼鐵叢林裏面的不易。

呂武為什麽要將這麽一批部落首領和代表弄來自己的封地?

不弄不行的呀!

陰氏已經在開拓北部,又要對西部伸手。

一再碰上遊牧部落,需要整合一波的。

這些遊牧部落大多跟陰氏的武裝幹過架,只不過他們是被摁在地上錘的角色。

陰氏錘了他們一頓,再拿出好東西換所需要的物品,一般是馬、牛、羊和皮革、皮草。

為什麽要將皮革和皮草進行分類?

只因為遊牧民族的皮革一般是羊皮、牛皮,皮草則是另外一些動物的皮毛,比如狐狸皮草。

一樣是動物身上剝下來,獲取方式和價值卻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