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晉國離不開俺了啊(第2/3頁)

了不了解萊國對於晉國來說不重要,只要聽說過關於萊國出美女的傳聞就行了。(中原另一個出美女的是衛國)

別看國君年紀輕輕,有在周王室地盤生活的經歷,學習時沒少往周王室的圖書館跑,是一個廣聞博見的人。

“齊君求萊姜?”國君想到自己還是單身的事實。

他也是夠能聯想的。

齊君呂環那位父親存世的小寶貝死掉,會讓齊君呂環生出向萊國討要美女的心思?

而這正是呂武接下來要提的事情。

他說道:“魯不敵齊,臣唯有謀萊國之土。”

國君愕然。

魯國當然打不過齊國。

以前打不過。

以後也打不過。

幸虧國君的聯想力不錯,馬上就猜到呂武的用意,一臉贊嘆地說:“陰卿謀國,寡人喜也!”

他沒忘記士魴和魏琦,又說道:“彘卿、櫟陽卿,亦是寡人肱骨也!”

好八面玲瓏哦。

就是,呂武差點笑場。

彘就是豬嘛。

所以,士魴要是用“彘”來作為前綴,就是豬魴。

也就呂武心思多。

現在前綴千奇百怪的人多得是,“彘”算是最為正常的一個,不少是以人的某個部位來取名,甚至有取名叫“臀”……也就是屁股的人。

叫屁股也就算了,還給加上顏色,叫黑臀!

以為叫屁股就是極限了嗎?

並不!

某一國之君的名字是一種不妙描述的人體器官。

每一個時期都有當時對文字的定義。

比如說“翔”這個字吧。

“翔”明明是一個寓意非常不錯的字,硬生生被弄得等同於穢物。(話說,為什麽會這樣?)

所以說,公元前572年的現在,取某些名字可能是好的寓意,到了二十一世紀,文字的理解可能會變得千奇百怪。

國君看向魏琦,問道:“櫟陽卿可會知魯執政?”

魏琦搖頭,說道:“未有此念。”

這個也是呂武感到郁悶的地方。

魯國的邦交是由魏氏負責。

呂武對魯國有什麽謀劃的地方,無法繞過魏氏去進行。

他不是沒有跟魏琦提過。

魏琦認定魯國輕視魏氏,需要好好地操作一波。

這麽一搞,哪怕齊國對萊國開戰,魯國有什麽也是魯國自己的事情,跟魏氏沒有關系,卻跟陰氏能扯得上關系。

不是在玩什麽繞口令。

直白說就是,不管呂武要搞什麽,能不能成只看天意了。

即便是國君想要幹涉?

國君必須先從國家層面進行思量,再以個人的出發點思考,衡量出個仔仔細細,再來決定要不要插一手。

另一個能幹涉的是元戎。

甚至可以說,元戎的幹涉遠要比國君更有力度。

國君有名份,能無條件服從的武力卻是比較缺。

元戎則不一樣。

元戎一樣有名份,背後還有足夠的武力作為依仗,有這麽一種“雙持”為前提,說話的份量肯定更足。

呂武卻不打算幹涉國君和元戎將做出什麽安排。

說到底,呂武那麽布置是從國家層面為出發點。

發生齊國將魯國摁在地上錘的事情,對晉國會出現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對陰氏則可能得到一批紅利。

畢竟,負責對齊國展開邦交的是陰氏。

齊國要是得到好處,敢不分陰氏一份?

呂武:哼哼!

如果國君真的聰明,以及元戎也能看顧國家利益,他們就應該對魏氏施壓。

呂武才不管國君在思考什麽,說道:“君上,臣辭‘閽衛’一職。”

現在國君已經坐穩寶座了。

呂武重新擔任“閽衛”的這一段時間,其實也就出動兩個“旅”保衛宮城,本人則是有七八個月的時間出征在外。

他保留“閽衛”這個職位能夠跟國君顯得更親密一些,只是跟國君親密有利有弊。

說不定國君就等著“閽衛”的職位空缺,好安排其他人來接任呢。

果然,國君略略遲疑一下下,答應了呂武請辭“閽衛”一職。

他甚至像模像樣地詢問呂武,有沒有人選能接任“閽衛”。

關於這個?

呂武該多傻才真的去推薦繼任人選?

他滿臉疲憊地說道:“君上,臣請回‘陰’城。”

國君再次愕然。

能待在“新田”的話,誰還不樂意待在正治中心啊?

很多貴族也就是在“新田”沒個安身之所,要不真的太想待在“新田”找機會了。

國君想了想,問道:“陰卿何時歸來?”

除非是發生什麽大事,要不呂武根本就不想來“新田”,更想宅在自己的封地。

呂武之前除了下軍將之外還兼任“閽衛”和“司徒”。

只是擔任“下軍將”沒有其它兼職的話,只負責出征事宜為前提,待在哪裏的影響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