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吃尼瑪大鍋飯啊!(第2/3頁)

呂武心想:“不能什麽都讓我來扛。要是魏琦和士魴不吭聲,下一次絕對不帶他們一塊玩耍了。”

國君見呂武避得那麽明顯,看向了魏琦和士魴,很希望他們能有所表示。

估計有範氏作為後盾,士魴的底氣比較大,率先開口。

他說道:“有所勞,有所得。國為國,家為家。若人坐家中便有收獲,其志必喪。”

魏琦知道不能沉默,說道:“如是也。”

韓厥也開口,說道:“大夫喪志,國勢必衰。”

士匄補了一句,說道:“齊君之錯,需引以為鑒。”

中行偃欲言又止,選擇閉嘴降低存在感。

得了。

晉國有八位“卿”。

其中的五位“卿”都反對吃大鍋飯。

智罃收斂了自己的貪念。

國君有什麽小心思也該收起來。

事實上,吃大鍋飯這種事情對國君最為有利。

他需要的是晉國從整體上變得強大,不能個別幾家發展壯大,更多的家族陷入衰弱。

那樣一搞的話,晉國會呈現國力下降,並且將引發國內的不穩定。

“齊屈服,明歲征秦?”國君問道。

呂武睜開了眼睛。

殿內卻是陷入了安靜。

晉國需要重新獲得霸權!

率先悖盟的齊國已經屈服?

那麽調頭打秦國,會使晉國的西面再次安穩下來。

將一流強國序列的齊國和秦國打服,其余各個諸侯國只能乖乖繼續當晉國的小弟。

晉國不就重新制霸中原了嗎?

重新成為中原霸主的晉國,接下來又能跟南方霸主的楚國好好快樂玩耍了。

國君見沒人說話,一點難堪的情緒都沒有,安安靜靜地等著誰給吱一聲。

晉國這些年,每一年都在用兵。

算起來,晉國好像連續五年,一出動就是四個軍團?

一次次出征,能夠獲得很大紅利的也就兩次?

其中的一次是征討秦國,另外一次就是跟楚國打完“鄢陵之戰”後去搶劫鄭國了。

國君猛然間想到一件事情。

兩次能夠獲得大紅利,好像呂武都有參加啊!

國君又想到了這一次征討齊國獲得收益,情不自禁用熱切的表情看向呂武,眼眸滿滿都是鼓勵。

其余人也想到了什麽,目光集中過去。

呂武:“……”

嘛呢!

為什麽大家都用那種眼神瞅著俺?

然後,智罃說道:“明歲,中軍、下軍伐秦?”

國君很無所謂。

反正只要規矩不亂,屬於他的四成就少不了。

中行偃和士匄對視了一眼,非常不樂意錯過撈一筆的機會。

最為不滿的是魏琦。

晉國歷經大亂,河西之地的大部分土地落到了魏氏的口袋裏。

現在的情況是,魏氏跟秦國有很長的邊界線,打秦國卻想繞過魏氏,算怎麽個回事。

對了!

晉國是哪個家族負責跟秦國邦交來著?

以前是趙氏。

關鍵趙氏經過覆滅又復立,不但實力方面十不存一,對外的邦交也都斷了。

呂武對打秦國的興趣太大了!

只不過,他不能表態。

下軍和新軍剛剛在齊國那邊肥了一波。

攻打秦國?

雖說沒正式開打,誰也無法預料能不能如期去打,打了之後能不能取得收獲。

又有獲取收獲的渠道,是一件不爭的事實。

韓厥一再用眼神示意國君。

國君一開始沒反應過來,深思了一下才明白韓厥為什麽打眼色。

陰氏和魏氏肥了一波。

士魴已經從範氏別出,成為彘氏。

從廣義上來講,呂武、士魴和魏琦、解朔都屬於新晉的卿位家族,養肥幾波有影響,卻不會那麽大,只是需要適可而止。

一樣作為“卿”的智罃、韓厥、中行偃和士匄,去年一再白忙活。

以他們的家底,白忙活幾次,其實打擊不會怎麽大。

關鍵不能只盯著卿位家族啊!

哪一個卿位家族沒一些附庸?

國君需要考慮的是全局,看顧中小貴族是一種責任。

隸屬下軍和新軍的各個中小家族已經有很大的收獲,不能忘了隸屬中軍和上軍的那些中小貴族吧?

國君說道:“智卿,寡人以為下軍、新軍方歸,明歲中軍、上軍出征伐秦為妥。”

智罃為什麽選擇下軍?

他一方面看重呂武真的能打,再來就是覺得呂武能帶來好運氣。

只是吧?

他好像忘記元戎的責任和義務,只光想著老智家能不能獲得大筆收獲。

作為元戎,應該將全局考慮進去。

其中包括平衡國中的貴族,保證絕大多數貴族能夠納賦,完成年份的納賦所需,提供他們一個上進的渠道,打贏也能發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