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這是眾叛親離啊!

中軍和上軍苦逼一些,冒著嚴寒先去周王室地盤待著。

他們能夠按時抵達“王野”的前提是,沒有下雪或是下雨,也能是雨夾雪。

如果天氣狀況不允許,無法按時抵達“王野”也不能怪誰了。

當然,那是建立在軍隊沒有進入戰時狀態的前提下。

真的以需要為前提,還管什麽天氣,天上下刀子也要上。

國君聽了呂武的一番言論,再自己進行深思,沒有再進行任何催促。

原先還在擔憂國君不懂裝懂瞎指揮的智罃,看到國君那麽有逼數,心馬上就安定了下來。

而呂武再次肯定一點。

國君是一個很會控制自我的人啊!

這樣的人,其實才是最難對付的。

幾位“卿”忙碌自己的事情。

等智罃通知已經可以南下之後,眾“卿”與國君又進行了一次會議。

中軍和上軍南下?

國君沒想過待在“新田”不動,會跟著兩個軍團一起南下。

這樣一來,召喚列國的諸侯聽成,地點被設在了“王野”。

前往通知各個諸侯國的使者,需要事先告知各個諸侯很多事項,其中包括帶上多少軍隊。

會議上,智罃提醒國君,講的是因為晉國發生內亂,必然會使列國出現搖擺。

他說:“君如未抵,必有二心,晉不攻楚,矛頭可轉。”

國君聽後有些遲疑。

各個諸侯國會因為晉國爆發內亂,覺得晉國已經不行了嗎?

這個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國君卻不想對先前的盟友動武,說道:“攻楚勝,諸侯反焉?”

智罃低嘆了一聲,說道:“孤不度德,獨善無友,晉行王道而霸,豈至君上而終?”

充當聽眾的呂武想到了一句話: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國君不想對盟友過於霸道,擔憂風評變得不好,更想用道德來感化?

他還期望用對楚國的一場勝利,來堅定一眾小弟追隨晉國的決心。

那一刻,眾“卿”看到了國君稚嫩的一面。

個別幾個“卿”甚至覺得國君有點軟弱。

作為元戎的智罃需要告訴年幼的國君一個世間真理。

無論是治國還是交友,不能只表現出憨厚善意的一面,不然容易發生“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惡劣事件。

幾代先君對外從未軟弱。

哪怕是晉厲公這一朝,其余未必靠譜,對外則是采取又壓又拉的一面,將一眾小弟治得服服帖帖的。

詢問國君:到了您這,要改變邦交策略了嗎?

國君采取了一貫的風格,有錯就認。

這一點其實很令眾“卿”感到欣慰。

不怕國君智慧不夠。

就怕明知道是錯的,還要死硬到底。

當然,目前並不是“帝國時代”,有錯就認才不會被視為有損威嚴。

事實上,死硬到底從來都不是什麽威嚴。

臣子知道君主哪裏錯了不提醒,在當下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是什麽時候開始搞得帝王明明錯了,說了是一種冒犯呢?

看似尊重,其實是怕帝王不能更剛愎自用,盼著國家快點衰弱或早點滅亡啊!

國君和智罃、韓厥、中行偃、士匄一起離開“新田”了。

一時間,留守的人以呂武最大。

他成了有名份和有實權的鎮守者。

而這個鎮守者其實當不了多久,明年就要率軍南下。

本來該由智罃處理的政務匯集到呂武的手裏?

呂武才發現智罃正在做的事情很多。

哪一家攻下哪裏,當地就會屬於他的封地?

有產生糾紛的歸屬權,智罃基本上已經處理得七七八八。

呂武查閱智罃的處理方式,發現裁決大體上公正,存在一些有過度操作的地方。

所謂的“過度操作”,無非就是智罃在進行仲裁時,遇到了跟老智家交情不錯的家族會進行偏袒,需要拉攏也沒放過。

呂武剛成為留守,立刻有貴族要求重新仲裁。

如果他想樹立一個公正者的形象,完全能夠根據事實重新裁決,就是會得罪智罃,再得罪已經實際獲利的那一家。

他的選擇是接受的確明顯有錯處的申訴,但沒有進行處理。

這一個操作令士魴、魏琦和解朔覺得很迷。

兄Die,你是不是有毛病?

幹麽做這種讓智罃會覺得難堪的事情???

呂武那麽做當然有自己的考慮。

可是,為什麽要說出來?

智罃沒來得及進行仲裁的那些糾紛?

呂武則是沒有大包大攬,派人去進行各種求證,再與其余留守的“卿”商討一番,等待證據充足,同僚無異議,做出最終的裁定。

不總理晉國的國政之前,會以為這是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