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攤上大事了?!?

趙武當然能夠感受到來自韓厥的看顧之情,甚至因為這件事情導致韓無忌與韓起心生不小的意見。

作為當事人,他一方面感到很爽,另一方面又覺得對不起韓無忌和韓起,心態有點小復雜。

韓厥主宰韓氏之後,韓氏歷來不喜歡被攪和到內鬥之中,已經成為一種慣例。

這也就導致了韓氏並沒有盟友。

趙武不懂韓厥是出於什麽考慮。

人生在世,不是朋友越多越好,敵人越少越好嗎?

誰會成為敵人很難控制。

畢竟,只要是活著就會產生述求,不免是要與人產生沖突的。

結交朋友則能依靠手腕與人情世故。

不提魏氏,僅來說陰氏。

趙武就納了個悶,韓氏與陰氏雖然不是正兒八經的姻親,關系也擺在那裏,不應該在天然上互相靠攏?

現在還有誰看不出呂武的能力,以及陰氏崛起之勢已經難以阻擋嗎?

那該是眼睛瞎到何等程度!

最能打壓陰氏崛起的時機已經錯過,本來應該去打壓的幾個家族,他們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了拉攏。

目前欒氏與郤氏勢同水火,其余的卿位家族更多的精力是在留意欒氏和郤氏,哪有功夫去打壓陰氏。

甚至可以說,他們現在更需要拉攏作為天下第一的呂武,何況陰氏的家族武力也不弱。

魏氏的魏琦是被呂武所救,不管魏氏願意還是不願意,恩情必須要報。

這樣一來,魏琦沒死,又或者說魏相還活著,動了陰氏也就差不多惹到魏氏。

陰氏與魏氏捆綁到了一起,實力上其實已經跟韓氏持平,乃至於略強一些。

要是智氏和中行氏不拉上荀氏,他們分家之下,中行氏的個體實力最弱,比之陰氏和魏氏有諸多不如。

同樣的,智氏的實力跟韓氏差不多,也就輸給了陰氏與魏氏的聯合。

現在的情況是,光看紙面數據,陰氏和魏氏精誠團結起來,跟範氏還是能掰一掰腕子的。

當然了,跟欒氏或郤氏相比,陰氏和魏氏聯合起來還是全面不如的。

趙氏現在不行。

哪怕是趙莊姬一再操作,給了趙武諸多的“補血”,趙氏該不行還是不行。

趙武連“趙”地都還沒有完全“收復”,原先的“原”以及“屏”失而復得更是顯得遙遙無期。

如果說韓厥想幫助趙氏重獲卿位,前提怎麽都該是趙武手裏有至少兩個“師”吧?

兩個“師”都顯得有些少,除非能像陰氏那樣每一名士兵都能配上鐵甲。

“或是有我不知之事?”趙武覺得自己需要好好地再觀察一下。

他覺得有沒有另外的一個可能性?

比如,韓氏只是表面上遠離陰氏,甚至包括魏氏。

暗地裏,韓氏與陰氏、魏氏是有所協議的。

三家早就商定攻守同盟,又不好讓各家看出來,以至於產生什麽忌憚。

趙武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大。

他現在也就十五歲。

以十五歲的年齡得到一個卿位,其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關鍵在於,趙氏現在真的不強,甚至顯得偏弱。

中行偃獲得卿位時是二十七歲。

他能獲得卿位,主要原因是欒書鼎力支持,再來才是荀庚死在了卿位之上。

有中行偃開了一個頭。

二十來歲成為“卿”等於有了先例。

至於十五歲獲得卿位?

怎麽看難度都不屬於同一個級別的。

沒有多久,韓起回來了。

他問趙武,道:“此番出使,諸多使者一同遠來?”

呂武和魏相並沒有義務將出使的經過告訴韓無忌和韓起,剛才根本沒講。

趙武心裏暗自低嘆,答道:“如是。此次出使,杞國亦為我(晉國)所有。”

這是大事!

韓無忌瞪大了眼睛,問道:“武出使,滅一國?”

韓起已經是目瞪口呆的表情。

出使就出使唄。

順道滅了一個國家算怎麽回事。

趙武不得不將情況簡略地述說了一遍。

杞國是求著晉國去滅的。

晉國連一個士兵都沒有踏進杞國的土地。

關於這一件事情,有好多的國家能夠作證。

也正是因為這樣,再不願意的魯國和齊國只能幹瞪眼,想幹涉又不知道該從哪裏幹涉起。

他們難道還能要求杞國不能自我滅亡?

還真的能!

只是,杞國都已經正式派出使團到晉國,自個兒也歡快地等晉國辦妥手續,要開開心心地當晉人啦。

韓起又問:“莒國如何?”

趙武說道:“魏相使莒,莒君莫敢不從。”

他想到了什麽,補充了一句:“齊魯深懼武,輕易不敢忤逆。”

只是智朔率軍去逛了一圈,齊軍和魯軍麻溜地解除對峙,各回各家各找各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