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沒逼數的魯國

現在是個講出身和講血統的年代啊!

要是沒個好祖宗,很難獲得崛起的機會,為子孫後代提高血統的等級。

一個家族的家主,祖輩獲得了爵位,又或是取得了某個職位,以為這樣就算崛起啦?

並不是!

起碼要連續兩輩後代沒有沉淪,也就是說不能出現“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狀況,要不哪來的,就哪涼快去。

說白了就是,血統也需要經過沉澱,幾代人的經營和維持下來,得到貴族階層的廣泛認可。

這種認可就是知道並習慣了有那麽一家子的存在。

而這一家子也有了自己的人脈關系。

以當今的年代,姬姓當然是“血統”最高貴的那一批,各個諸侯國的國君大多數是姬姓,連帶頂級貴族也以姬姓占了多數。

再來就是周王室開國前就存在的那些家族,又或是跟著姬姓開國的從龍之臣後代。

沒有直系的牛逼祖宗,肯定是要有點沾親帶故的關系。

比如,姓起碼要古老一些,隔著祖宗十八代都要找出一個能掛鉤的人物。

連這一點關系都沒有?

還想崛起?

吃翔都趕不上熱乎的。

“陰子此番為調解齊國與魯國之對峙?”孫嘉莫名地松了口氣。

齊國和魯國為了莒國而出兵對峙對衛國並不是什麽秘密。

作為衛國的執政家族,孫氏不缺消息來源,甚至因為孫林父的經營,消息來源渠道比衛君衛衎還要更靈通一些。

既然不是為了衛國而來?

孫嘉也就沒有什麽好擔心的地方。

呂武沒有義務將自己要幹什麽告知孫嘉,就是沒必要表現得囂張,該跋扈卻是要跋扈的。

誰讓晉國就是比衛國強。

一個強國的貴族就有一個強國貴族的模樣,謙虛什麽的看時候,也對人。

某些時間,來自強國的貴族如果表現得過份謙遜,才會讓小國害怕。

“我軍此次途徑孫氏,不作停留。”魏相知道孫氏在重新找靠山,多少是有點想法。

呂武說道:“我軍過境,沿途不得有持兵之人跟隨,亦不可設關卡攔截。若遇之,勿謂言之不預也。”

孫嘉對呂武的強勢沒什麽特別感覺。

硬要說的話,他甚至還感到了羨慕。

“孫氏自知,他家則……”孫嘉拖了一個尾音。

呂武沒有搭理。

大軍過境,提前派人知會是一種禮節。

從過往的例子來看,中原各個諸侯國壓根就沒人敢於拒絕,也輪不到以家族為單位來拒絕。

就是各個諸侯國其實挺怕晉軍過境的。

一切只因為有假道伐虢(guó)的往事。

那個時候,晉國要去討伐“虢”這個國家,向虞國進行借道,虞國一開始不同意,收了晉國的好處才同意下來。

然後,晉國順利滅了虢國,歸師的時候將虞國給順手滅了。

有“假道伐虢”的舊例在,各個諸侯國怕晉軍借道是一件挺合情合理的事情。

問題是,他們也不敢不借。

搞得每一次晉軍借道,各個諸侯國總是提心吊膽,深怕晉軍來個舊事重演。

孫氏跟晉國的關系不錯,倒是不怕發生點什麽。

另外,因為孫嘉是家中嫡長子的關系,多少知道孫林父的一些想法,甚至巴望著能發生點什麽。

孫林父跟現任的衛君衛衎矛盾日益加劇,不止一次心生投靠晉國的想法,有跟自己的嫡長子孫嘉透露過。

當然,他們的投靠不是繼續作為衛國人,幫著晉國維持跟衛國的關系。

孫林父想的是帶著封地歸附晉國,成為晉國的一部分。

鑒於知道這一點,孫嘉還是很希望能跟“明日新星”一般的呂武處好關系的。

他說道:“陰子過境,孫氏不能無所表示。”

該送禮就必須送禮。

糧草什麽的也準備一些。

總之,孫氏會以厚待客,希望能夠建立起友誼。

孫嘉走了,去準備禮物,調集糧草。

自認是聰明人的智朔問呂武,道:“如何?”

這是問,作為晉國貴族的滋味怎麽樣。

呂武直接翻了個白眼,說道:“我為天下第一。”

智朔無言以為。

人家呂武不但是晉國貴族,還是天下第一,到哪受到重視,不是一件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別說是出了國,就算是在國內,還有哪個家族會輕視本身武力強悍,家族實力也不差的老呂家?

隔天。

孫嘉親自帶著三份禮物再次過來。

他倒是非常的有逼數。

不管智朔、魏相和呂武的家族背景,只看這一次晉軍以誰為主,將該送的禮物份量,分得清清楚楚。

當然是呂武得到的禮物最為豐厚,再來是智朔,魏相的那份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