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為國君點贊

國君對郤氏動手,不可能正面剛的!

他手裏沒有軍隊,公族的軍隊又不頂用,怎麽剛正面?

在這種條件下,國君還想動手?

不是有人對國君做出了什麽承諾,就是郤氏又幹了點什麽讓國君無法忍受的事情。

呂武是“閽衛”,宮禁就掌握在他的手裏,很清楚這些天誰比較頻繁地往來於宮城內外。

只不過,近些日子來宮城的人挺多,很難從出入頻率上進行什麽判斷。

畢竟,郤氏沒有真幹出逼宮的事情,軍隊入城卻是跟幹了逼宮的事沒太大區別。

國中貴族肯定要來看望國君,並且聆聽教誨之類。

這樣一來,只能往誰最有動機的方向進行思考了。

胥童、長魚嬌和清沸魋都跟郤氏有大仇,甚至是血海深仇。

他們無法單憑自己的家族實力對抗郤氏,又怕郤氏對他們動手,才過來投靠國君。

在這種前提下,光憑他們的勸說,國君再怎麽昏聵都不會對郤氏展開什麽具體行動的。

一切都是那麽的明白。

真光憑胥童、長魚嬌和清沸魋會導致國君動手,那麽早就動手了。

“一定是欒書!”呂武可以篤定。

這一次郤氏搞出來的動作太大,不止嚇到了國君,估計也把欒書嚇了個夠嗆。

欒書不像是一個會將安危寄托在郤氏不敢動手的人。

郤氏這一次嚇到了欒書,必定會讓欒書放棄緩緩圖之,采取更為激進的手段!

“若要對付郤氏,無有眾‘卿’相助,焉能成事?”呂武看著還單膝跪地的三人,幽幽地說了這麽一句。

而他們看到呂武沒反對,更沒有懼怕,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胥童站起來,說道:“陰武子勿憂。郤氏倒行逆施久矣,無視天時,不得人心……”

理由是一個接著一個列出來。

總之就一句話。

對付郤氏缺的就是第一個動手的人。

一旦真的有人對付郤氏,大家夥也會跟著動手,到時候就是一個共討之的局面。

聽得呂武差點翻白眼。

這特麽!

是自己傻,還是當別人傻?

想對付郤氏的很多。

恨郤氏不亡的人更多。

不是沒人抗衡過郤氏,是動手的家族一個個完蛋了。

等於說,早就有人對郤氏動手,卻沒有發生群起而攻之的局面。

胥童講了那麽多,壓根就沒有講到點子上。

還不如提一提,哪個卿位家族將會第一時間圍攻郤氏,又是誰來主導並指揮消滅郤氏。

長魚嬌看到呂武已經開始在皺眉,哪裏不清楚因為什麽。

他說:“元帥與上軍佐向君上言明有討伐郤氏之意。”

這就對了。

沒有“卿”表態,國君就去對付郤氏,不怕反而被弑殺掉?

肯定是有足夠份量的“卿”找國君表態,才讓國君起了動手的心思。

只不過,呂武深度懷疑欒書會說一套做一套。

倒不是說欒書不會對付郤氏,甚至跟郤氏勾結起來對付國君。

只是欒書絕對不會沖在對付郤氏的第一線,必定是看到有勝利的希望,才會真正地展開行動。

這也是老陰逼通常會選的方式。

呂武對胥童、長魚嬌和清沸魋表態,一旦眾多家族對郤氏動手的話,陰氏也會參與其中。

至於說當主力,是不可能的。

老呂家的實力沒到那程度,幹不了主力的活。

他還說了一個前提,需要有正式的審判,否則不會參與到殺死郤锜和郤犨、郤至的過程。

胥童、長魚嬌和清沸魋並不滿意,只是看呂武態度非常堅決,帶著失望離去。

按照他們的想法,更希望的是呂武參與到誅殺郤氏一叔二侄的行動之中。

要是呂武加入行動,成功率不敢說百分百,百分之九十九並不過份。

他們回去國君那邊。

“陰武如此說法?”國君等來了失望。

長魚嬌說道:“陰子願意對付郤氏已是好事。”

國君還是感到很失望,說道:“寡人本以為陰武是忠臣……”

什麽叫忠臣呢?

就是無條件執行國君的命令,哪怕國君是讓去死。

這種上位者都會有這樣的毛病。

根本不管自己有沒有那樣的人格魅力,一切都是以自身為出發點。

他們想要達成什麽,別人不出死力氣,就是錯的。

清沸魋說道:“君上,觀之眾臣,陰武子乃是忠臣無疑。”

胥童跟著附和。

他們只差奉勸國君要有逼數,人家呂武將家族發展得日漸興盛,不像是走投無路的貴族,沒得選才會選擇小胳膊小細腿來抱。

在晉國,有發展前景的家族,誰會站在國君這邊?

看不到國君有一言而決國家大小事為前提,抱上其余的“卿”粗大腿,不是更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