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意外頻出(第3/4頁)

士燮先是詫異,估計納悶自己是中軍佐,又不是書記官,卻還是說道:“合計約有八萬?”

他們說的消滅,包含殺掉與俘虜。

數量方面肯定不準確,只是取一個大概值。

欒書做出了松了口氣的表情,說道:“如此便是削弱楚國了罷!”

士燮卻一本正經地說:“楚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非其余列國可比。”

欒書也知道啊!

中原的諸侯國,好些國家的兵力也就一兩萬,多一些也就三四萬,壓根就沒資格在戰場上損失八萬人。

要是晉國在戰場折損八萬人,簡直跟天塌了沒有太大的區別,卻是多少還頂著住。

只不過,一旦折損八萬士兵,晉國就別想當什麽霸主,拼老命維持個一流強國的地位才是正經事。

二十一年前,晉軍在“邲之戰”敗北,折進去四萬多士兵,損失慘重的一些家族,到現在都還沒完全緩過勁來。

士燮覺得自己不用過多的提醒才對啊!

楚國的制度跟周王室下面的各個諸侯國不一樣。

像是晉國,士兵雖然是來自貴族,關鍵的是士兵都在平時接受嚴格的自律訓練,一些武士屬於“徒”,另外一些“羨”則是預備役。

楚國那邊的貴族,他們收攏少數人作為“部曲”,也就是相當於晉國的“徒”,絕大部分卻是沒有經過訓練的農夫。

這些農夫被楚國的貴族拉上戰場,穿上士兵的戰袍,手裏拿著武器,改變不了還是個農夫的事實。

因為楚國的這種現象,導致的是楚軍總是人數眾多,戰鬥力方面則是比較堪憂了。

欒書沒道理不知道楚國是怎麽回事。

這一次楚軍損失八萬,要看是個什麽成份。

如果“部曲”和“王卒”損失不大,對楚國的打擊會顯得相當有限。

後續的消息在一個個地傳遞過來。

楚軍營寨被丟棄的傷患和病人,數量超過了四千。

這些人一問三不知。

倒不是他們有意保密什麽,是身份地位不到一定程度,知道的東西相當有限。

根據一些回答,晉軍這邊知道楚軍是在三天前摸黑進行第一梯次的撤退。

帶著第一批部隊撤走的是彭名,有著開路的任務。

楚共王熊審則是在隔天天亮才在“王卒”的保護下進行撤離。

隨後,子重安排部隊分梯次逐步撤退。

這一次,蠻人沒有被安排在最後撤退的序列,相反撤離的序列非常靠前。

得知子重是這麽安排,晉軍高層贊嘆子重是個聰明人啊。

畢竟,蠻人遠比楚人還要浪漫,一旦知道會被留在最後撤離,搞不好要當場兵變。

子重肯定是知道蠻人的尿性,才會將蠻人的撤離序列排到前面。

“新軍抵‘瑕’遇子反率軍阻攔,郤至陣斬子反。”欒書將得到的新消息公布出來。

士燮下意識露出笑容,看到欒書臉色有些陰沉,導致笑容變得有些僵硬。

他們還不知道楚國右伊子反喝酒誤事的事情。

要是知道的話,欒書的臉色會更差勁。

犯了那種大錯的子反,不管怎麽樣都活不成了。

最好的贖罪方式不是戰死,是選擇自裁。

郤至陣上殺了子反。

而子反是楚國的右伊,地位方面跟晉國這邊的上軍將差不多。

郤至這是要轟動“世界”啊!

像這麽高的地位,只有在意外中會死去,殺那絕對沒人會故意去殺的。

其實,殺什麽殺啊?

俘虜的好處更大!

欒書不開心的理由只有一個,對付獲得那種成就的郤至,自己的名聲會很臭。

畢竟,晉國內鬥再怎麽嚴重,有功之臣還是會受到愛戴的。

“元帥,君上命近臣收繳收獲!”中行偃急匆匆地進入帳內,看上去還挺慌張。

在談事的欒書和士燮聽得面面相覷。

國君的近臣又能是誰。

他們只是國君的近臣,沒有公職,代表不具備行使權力的身份。

欒書幾乎是扭曲著臉,問道:“諸位可有上繳?”

他是元帥,哪怕需要走程序,也就是讓親征的國君來收取參戰貴族該交的戰利品份額,收繳與統計戰利品的活也該是元帥來做。

現在,國君連通知都沒有,直接派出自己的寵臣收繳戰利品,等於是抓住欒書的脖子,再伸手一陣“啪啪啪”地抽著。

中行偃一看欒書的臉色,怒聲道:“上軍將帶頭上繳!”

上軍將是郤锜。

欒書腦袋上冒出一排問號。

一個以囂張和跋扈出了名的人。

這一次怎麽會這麽乖?

下一秒,他反應過來了。

老夫是元帥啊!

郤锜配合國君,為的就是打老夫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