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好了,開罵吧(第2/3頁)

再則,呂武太清楚胡人發展壯大起來之後,對諸夏的威脅了。

能消耗胡人,他怎麽可能心慈手軟。

換個說法,知道腳盆雞幹了些什麽,有機會去毀滅腳盆雞,幹不幹?

想要當善人,先去了解一下歷朝歷代胡人對諸夏的傷害。

胡人融合進諸夏,不是他們主動,是被打到不得不融入。

雙標一些,野人需要融合進入老呂家,達到人口的快速增長。

這個也不是特別去善待野人,純粹是因為文化和思想方面的相近度、契合度。

他們一陣精打細算下來。

兩萬勞動力將負責耕地開墾。

短期內將增加一千名武士。

增加了武士不止是呂武少了一個免費勞動力。

每一名武士都有自己的直系親人,一下子就讓呂武少了數千可以隨意指派勞動的人手。

建城第一步所需人手,按呂武要求的兩萬人來算。

其它林林總總地分配下來,老呂家能動彈的人手,幾乎不存在什麽閑人了。

呂武有過選擇“集中人手辦大事”的想法。

也就是集中起人力物力,短時間內去完成某件事情。

仔細思考下來卻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

不是無法短時間內完成某件事,是那麽幹必然會對其余的事情造成影響,甚至是致命的影響。

說白了,老呂家的“量”就擺在那裏,不是明明有多大的“量”,利用率卻是太低。

後世天朝能屢屢能將“集中力量幹大事”辦成,主要因為“量”就擺在那裏。

會議結束。

呂武喊住了宋彬,說道:“可與武士商議,以我之術操練。”

宋彬一時間比較茫然。

各家貴族的武士平時都是自己練自己的。

要是需要納賦出征,也就那樣子了。

不需要出征的話,一年之中會有三個月的時間被集中起來,進行紀律和軍陣方面的訓練。

這個就是為什麽集結成軍之後,晉軍總是能千萬如一人,做到整齊踏步的原因。

呂武知道現在戰戈兵是諸夏的主流,只是老呂家走“平常路”很難追上大貴族,拼數量更是沒可能。

他帶著宋彬來到一個武器庫。

很多箱子被搬了出來,打開後露出了一柄柄的短劍。

這些劍的劍身長度五十厘米左右,同時劍身的寬度比較大,且劍身也厚。

一些盾也被擡了出來。

盾為木制,俯視呈半圓形,正面看則為長方形;高一米六,寬八十厘米,厚大約五厘米。

身穿環片甲的武士拿起短劍再扛起盾牌。

懂行的人看到,會知道是什麽。

一定會罵呂武精羅。

他也是沒辦法啊!

單純搞長矛兵,幾次納賦下來發現作用局限太大。

諸夏這邊的長矛兵跟希臘長矛兵還不是一回事。

諸夏長矛兵的杆有點粗,希臘長矛兵的杆則細一些。

越長的物體,用起來就越困難,再加上物體的重量,沒有一定的力氣真的難以進行使用。

呂武挑來挑去,也就組建了三百長矛兵。

一百名武士被調集過來。

他們穿上環片甲,手持短劍,扛上盾牌。

呂武指揮下來,一百名武士組成了“龜甲陣”的陣型。

他一再進行解說,一個又一個命令下達。

武士組成的“龜甲陣”開始向前,看著還有點像那麽回事。

到了模擬交戰,前排的武士做完攻擊動作,也就是整齊地向前猛地頂盾,再從上而下刺出劍身;第一排攻擊完畢,第二排遞補而上,做之前戰友相同的動作;一層又一層地輪流推進。

起初還沒有出現問題,後面有第一名武士出現失誤,導致了某個隊列的隊形亂掉,又影響了其余的隊列。

只是模擬都能這樣?

要是真的處在交戰狀態,可以想象又是多麽糟糕。

所以,事情也就明擺著了。

如果一支軍隊沒有優秀的密集陣傳統,還無法提供士兵以最好的訓練和保障,就沒法使用要求很高的龜甲陣。

“這……”宋彬盡管看到了不好的一面,卻是感到了很大的震驚。他想了想,問道:“主,可是要以此‘陣’呼應長矛兵?”

多兵種配合嗎?

呂武當然有這個期望。

“據彬所知,魏氏有此類‘陣’術。”宋彬沒搞明白呂武是不是特地要與魏氏區分,才進行了革新,說道:“確有集中訓練必要。”

那就是覺得有發展前途了?

另外,呂武知道魏氏一直在研究發展重步兵。

那是魏氏建立在甲胄的研究和生產量的優勢上面!

呂武不清楚“魏武卒”是在什麽時期發展起來,只不過成名是到戰國之後了。

現在是春秋中葉,他哪怕知道了魏氏的訓練方法,卻不能進行完全一樣的模仿,要不就是在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