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晉秦會盟

不算武器,呂武身上的甲胄重量達到了八十斤。

只是劄甲的甲片,再加上皮革和其它材料,重量當然不至於有八十斤。

最為主要的是,劄甲內部還有一件胸甲。

也就是說,呂武給自己套了兩層甲,才會看上去那麽的腫胖。

要不是金屬拉絲還沒搞出來,信不信他還能再穿一件鎖子甲?

一次穿多套甲胄這種事情並不顯得稀奇,無外乎是能不能承重。

事實上,冷兵器的時代穿多層甲的例子很多。

換作其他人穿八十斤的甲胄,再加上多件武器,負重上百斤肯定連走路都困難。

甲胄再加上武器,總共負重一百三十多斤的呂武,他並沒有感覺到身上的負擔,甚至因為甲胄設計合理的關系,身形還能比較靈活。

其實,現在貴族都是乘車而戰,穿上重甲導致移動不便的影響也不大。

畢竟,他們就是站在戰車上戰鬥,不是徒步去與人拼殺。

這麽一個“金屬人”出現,看到的晉軍將士無不是看得目瞪口呆。

他們再看到跟隨那輛戰車的士兵,一個個身上也都是穿戴金屬甲胄,不得不納悶這是哪一家,怎麽會大規模列裝惡金制作的鎧甲。

個別嫉妒心重的人,他們不免談到惡金的各種壞處,離不開提起生銹後的種種麻煩。

一些對冶金有了解的人,他們更好奇冶鐵技術是不是取得了突破。

要知道一點,目前不是沒有冶金技術,只是冶煉出來的鐵,質量方面真的不怎麽樣,無法打造出合格的兵器,連帶用來制作防具的防禦力也比青銅甲差勁。

所以了,大多數的人被震驚過後,想到了鐵器的各種壞處,他們該是在內心裏嘲諷哪一家為了面子,搞出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出來擺排場。

程滑也有相似的疑問,道:“此甲,比之金(銅)甲,如何?”

呂武很簡約地說:“智伯甚為喜愛。”

防銹技術現在其實有了,是南方的越國人還是吳國人,已經將鍍錫技術研究了出來。

只是,呂武還沒有掌握相關的處理技術,用的是油脂防銹保養手段。

簡單的說,不用的時候就擦上油脂避免生銹,要用的時候再處理一下。

程滑木木地點了點頭。

晉國的貴族階層誰不知道智罃的名聲?

能讓智罃看得上眼,誰都覺得會是好東西。

程滑下意識地看向了軍陣,遠處的一輛戰車上就站著智罃。

而智罃身上穿的甲胄,不就是從呂武這裏打劫過去的那套嗎?

既然智罃都穿上了,肯定是鐵甲暫時還沒有顯露出壞處。

一些腦子靈活的貴族,他們已經開始在考慮加大對冶鐵技術的研究,好弄出屬於自己的鐵甲。

東方的天際,朝陽已經攀上三杆。

斜射而來的陽光照射會盟場地,一支顏色挺亂的隊伍在地平線的那邊出現。

晉軍這邊已經排列好陣型。

他們擺出了三“矩”的陣型,分為左、中、右,皆是以戰車在前,步兵在後,更後安排弓箭手的格局。

總體來講,晉軍的陣型看上去非常嚴整,給人一種因為橫列有序,整齊帶來的視覺美感。

從遠處地平線緩慢向會盟台而來的秦軍,他們一樣是戰車打頭。

行走在最前面的戰車上插著一杆大纛,應該就是秦君的座駕無疑。

與整整齊齊的晉軍相比,秦軍只是有大概的隊形,整支隊伍過於龐大,放大了不規整的缺點,看上去顯得有些亂糟糟。

姬壽曼這位國君,他先看了看己方的軍陣,再看行進中的秦軍,一陣哈哈大笑,說道:“秦人逐草牧馬,無有華夏之美。”

他講的“華夏”不是指民族,民族該是“諸夏”,所以應該拆開來理解。

服章之美為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

所以,他是在嘲笑秦軍連統一的制服都沒有,還連會盟的排場都擺不出來。

而秦人的確是養馬的跟腳,一次援助周天子才得到賞賜,納為諸夏的一員。

沒人搭國君的腔。

幾位卿的臉色甚至有點不好看。

現場可是有史官在。

一國之君私下嘲諷邀請會盟的國家,真不是一件什麽光彩的事情。

如果國君直接當著秦君的面嘲諷,事情又不一樣了。

韓厥面無表情地說:“君上,可先登台。”

國君一想也對,說道:“韓卿此議甚妙。該讓秦君至台,報名拾梯而上!”

說完,他催促胥童趕緊去將車架趕過來。

作為參與者的一員,呂武隨著陽光越來越足,感覺到了越來越明顯的悶熱。

金屬本來就容易導熱,再加上甲片是黑色就更能吸熱,導致陽光太足之後,身穿金屬甲會好像是身軀被關進桑拿房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