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兩章合一

胤祉將弘暉送走後, 就有些著急上火,他這些年好不容易在士林中混出一些名聲,拉攏了不少讀書人, 如今若真的要按照弘暉的要求去組織出一支出海講學隊伍的話, 而且還是要求選拔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 那肯定會得罪不少人。

但凡是有真才實學的讀書人,那肯定都是想要為朝廷建功立業的,指望著入閣拜相的,如今他卻要讓人家經歷兇險去海外, 到那些蠻荒之地給西夷人講學, 這不是侮辱人嘛。

更何況那些讀書人大多數都是有自己的節氣與傲骨的,他平時與這些文人結交的時候, 都是作出禮賢下士的姿態,半點親王的譜都沒有擺, 如今想要來使揮這些人, 只怕他那誠親王的身份也不方便拿出來用。

若不是皇阿瑪示意的,胤祉是真的不願意趟這趟渾水, 他露出苦笑,心裏實在想不明白皇上怎麽也與弘暉一樣胡鬧起來, 真將讀書人弄到海外去多費勁啊, 而弘暉口裏的那些好處他壓根就不信。

胤祉的臉色忽然僵硬,難不成皇阿瑪是知道了他的心思, 這才有意讓他去為難那些讀書人, 從而消減他如今在士林中樹下的名聲?胤祉越想越渾身發冷, 他覺得自己沒猜錯,若非如此,皇阿瑪又怎麽會想著讓讀書人去海外講學呢, 當即便出了一身冷汗,決定要立刻將這件事安排起來。

既然皇阿瑪如今對他有猜疑了,胤祉那點小心思全都退縮回去,甚至還積極組建起弘暉這次傳達給他的任務,心裏打定主意定要將這件差事辦得漂亮,這樣說不定皇阿瑪瞧了高興就不追究了。

……

康熙在允了弘暉之後,雖沒有過多幹涉弘暉的事情,但也時不時讓梁九功上前來說道一下如今外面的情景,還會問上幾句關於弘暉在宮外的動態,哪怕對出海講學之事並不是很動心,但是他還挺好奇弘暉打算要如何來行動,結果就聽到了他那三兒子如今在宮外四處奔走疾呼,呼喚著讓讀書人們都加入到海外講學的隊伍中,讓那些海外蠻夷之人都接受孔孟聖賢的教誨。

康熙聽了沉默,若非是親耳聽到這話是由梁九功說出,知道他是不會騙自己的,康熙都不敢相信這事會是胤祉做出來的,而且他怎麽也想不通這老三怎麽也牽扯進去。

在康熙看來,弘暉想要派人去海外講學不過是一時興起,甚至可能是為了那海南之事而心懷不忿,想要借機尋回場子,對此康熙不置可否,看在這個孫子為朝廷辦了不少差事的功勞上,未嘗不能縱容他一回,但是胤祉從頭到尾與此事毫無關聯,又是如何牽扯到這裏面呢?

等聽了梁九功將弘暉忽悠胤祉的事情說出時,康熙不免對自己這個三兒子有幾分嫌棄,聽聞老三平時學問做得不錯,怎麽如今倒是被一個小輩給蒙騙到了,其實要說蒙騙也有些過,弘暉這小子此次其實是有意誘導,但又算不得是私造聖意。

梁九功覷了皇上一眼,見康熙臉上露出意味不明的神色來,卻又不像是對弘暉阿哥惱怒的樣子,不禁瞧瞧為自己擦了擦額上冒出的虛汗,覺得弘暉阿哥可真是喜歡兵出險招,眼前這種情況也不是有一回了,他好幾次都以為皇上會下令處罰弘暉阿哥,但奇異的是每次弘暉阿哥都僥幸從中逃脫,次數多了,梁九功就越發心驚。

他可不認為這是皇上有意要放弘暉阿哥一馬,畢竟皇上可是連自己親手養大的太子都舍得狠心廢棄,又怎麽會對弘暉阿哥多次縱容,所以只能說是弘暉阿哥每次都將皇上的心思揣測到位,每次都是踩在了皇上的底線之上將自己的事情辦妥。

梁九功將頭垂得更低些,他不敢讓人看清自己此刻的臉色,心底卻對弘暉阿哥的評價又高了幾分,看來日後雍王府的幾位主子都要小心對待,有著這樣玲瓏心思的人在,說不定那日就變了天。

而弘暉那裏對胤祉如今的情況也是盡在把握之中,他在得知胤祉行動起來後,甚至還特地派人去給胤祉支了招,弘暉知道這個三皇伯平時都是走著親民路線,如今想要借用皇親阿哥的身份施壓肯定不行,說不定還可能導致那些讀書人產生逆反心理,如此一來就只能打感情牌了。

原本這京中讀書人就對胤祉感觀不錯,覺得他不僅在文學、書法上都頗有造詣,而且還禮賢下士,交友從不在意身份貴賤,胤祉有不少老師、門生都只是學者或是沒有功名的布衣出身,這讓他不僅在京中讀書人的圈子裏受到尊重,就連江南那一帶的文人都對這位親王很是推崇。

而如今這位博學親民的王爺卻多次在詩會上痛哭流涕,提起那些西洋的百姓就忍不住傷心難過,仿佛他們如今都是處在地獄般的磨難中,從未感受過孔孟聖賢的教誨,這是多麽悲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