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嗯,挺好(第2/3頁)

然而這其中心路周攻玉沒法解釋,只能淡淡一笑:“這麽看著我作甚?或許我只是想開了呢?”

安琳瑯眨了眨眼睛。

周攻玉已經低下頭去:“人總有鉆牛角尖的時候。”

安琳瑯不知意味地聳聳肩:“……行吧。想開了也是一件好事。”

周攻玉不知道她是聽懂了還是沒聽懂,被她這句寬慰的話給逗笑。輕聲一笑,點點頭,可不是?螻蟻尚且苟且偷生,他難道不如螻蟻?

復又走回桌案邊,提起筆重新勾勒起來:“西風食肆的事情交給我,你且去忙別的吧。”

籌辦食肆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從人員,貨源,器皿,再到菜單等等瑣事,樣樣都得操心。安琳瑯點點頭,轉頭就出了東屋,去找老兩口商議。

菜譜的事兒安琳瑯不擔心,她腦子裏存了上千個,大到宮廷菜小到地攤小吃她都有研究。因地制宜,做適合商旅口味的吃食於她來說不是難事兒。人員也有安排。做吃食生意的一開始起步都是難的,沒有廣為人知的超前宣傳,客人也不會太多,方家四口人足夠應付。真正難的是貨源。

武原鎮地理位置太過偏西,冬日裏果蔬少見。食材的供給算一大難題。東西一少就金貴,成本高了價格就不好控制。不過安琳瑯沒打算用新奇食材,做生意就吃時令吃食。

她去鎮子上逛過幾回,瓦市也去過。但到底來這的日子短,這些事兒還得問老兩口。

正屋這邊,方老漢還在院子裏哼哧哼哧地鋸木頭,給鋪子裏多做點木質的碗碟。

家裏有了產業他高興,一大早就開始幹活。方老漢別的本事也沒有,就一手好木活兒。陶瓷的碗碟瓦市裏賣二十文錢一只,鋪子裏用的多的話,光是置辦碗碟都少不得一兩銀子。這些看似是小錢,但零零總總加起來也不老少。

尤其是鋪子還得修繕,進貨補貨都得用錢。家裏的存銀也沒多少,自然能省一點是一點。

方婆子人在屋子裏也在琢磨開鋪子的事兒。方婆子生意沒做過,但吃食卻是做了許多年。關於吃食上的事兒她比誰都熟悉:“這你不必擔心,我這些年給人做席面也時常代為采買。”

好歹做十幾年席,她經常跟十裏八鄉賣菜賣肉的人打交道,這裏頭彎彎繞繞她清楚得很:“經常去采買都認得,我跟你爹去鄉裏收還能便宜些。正好家裏也有牛車,來回也方便。”

既然方婆子拍了胸脯保證,安琳瑯就將采買食材的事情交給她。

等周攻玉這邊將修繕改造鋪子內部結構圖給方老漢交代清楚,請了人回來指點如何修繕。再將這些修繕的活計交給方老漢夫妻倆盯著以後,兩人便挑了一日去縣城。

武原鎮離縣城有點距離。騎馬得大半日,坐馬車得一日。牛車就更慢。

牛車給家裏用,兩人去縣城蹭的馬車。安琳瑯挑的這一日正好林主簿收拾回縣城的日子,這般也是故意。林主簿自從吃了安琳瑯做的東西,就時不時打發仆從或者親自過來來方家蹭點吃食。一來二去,自然也聽說了安琳瑯小夫妻倆要去縣城的事兒。

林家的馬車多,既然要走,順帶捎上他們倆也不礙事。

說起來,因為嘴饞,刻薄摳搜的林主簿愛屋及烏,對做吃食的安琳瑯挺客氣。尤其林老太太,對誰都是一副趾高氣昂的模樣。反倒對安琳瑯的態度,那叫一個和顏悅色。有時候吃的高興了,她甚至從腦門上拔銀簪子給安琳瑯。推推搡搡的非要給安琳瑯插頭上。

不管真心還是假意,她對安琳瑯的喜愛確實真的。

不過吃食歸吃食,蹭車歸蹭車,一碼歸一碼。這回母子倆雖然大方,卻也不是給安琳瑯兩人白蹭車。林家不收銀子,要求安琳瑯一路給林家母子倆單獨做做吃食。

這當然沒問題。一整天呢,不僅林家母子要吃,安琳瑯周攻玉兩人也是要吃的。只不過多了講究的兩人,幹糧吃不成,得吃點鮮鮮出爐的罷了。

食材也不需要準備,林家自然會安排。

安琳瑯一口答應:“那感情好,這一路上,我們就請林老爺林老太太多多照顧了。”

林老太太樂呵呵地擺擺手。

出發的這一日,天未亮安琳瑯就跟周攻玉抵達了鎮子。是方老漢特地駕牛車送的。一行人到了林家門口,裏頭的林家仆從才將將往外頭搬行李。

兩人於是下了馬車在外頭等了會兒,林主簿才扶著林老太太從門裏出來。

老太太本來還在打瞌睡,糊裏糊塗地往兩人這邊一瞥。瞥見一身舊白衣的高挑年輕男子,一個激靈瞌睡都醒了。她眨了眨渾濁的眼睛,定睛一看,冷不丁倒吸一口涼氣。

“我滴乖乖!這是哪家的孩子生得可真俊啊!”

老太太一把推開她胖頭陀一般的兒子,蹬蹬瞪地就走過來。揚著腦袋看周攻玉:“你是哪家的孩子啊?多大了?姓甚名誰?可娶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