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恐怖的能力

之所以敢這麽說,那是因為中國騰飛的航天業務屬於妥妥的實力咖,只要是在這個圈子裏混的人自然是懂的都懂。

而如韓國、日本、巴西等國家的三、四線航天業務實體那基本都是顏值咖了,不拿出點兒漂亮的產品模型根本就吸引不到客戶的注意。

可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比不過中國騰飛,因為業界普遍認為中國騰飛已經在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生產制造上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自動化模式。

話句話說,那種在其他國家只能用人工一點一點清除的毛刺兒和毛邊兒等作業,在中國騰飛完全使用自動化甚至是智能化設備解決的。

也正因為如此,中國騰飛才會能夠在半個月內連續生產兩批次,五枚運載火箭。

畢竟在傳統航天產品制造領域根本沒辦法用人海戰術,因為這類高端制造領域對工人隊伍的要求非常高,並不是隨便抓來一個讀過幾年書的人就能勝任的,是需要長期培養才行,而這也導致全世界從事航天制造的工人和技術人員數量並不多。

落實到單個國家,單個制造實體的話就更少了,這也是為什麽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所說的他們蘇聯生產導彈就跟生產香腸那麽簡單是吹牛逼的原因所在,別說是當時的前蘇聯,就是鼎盛時期的前蘇聯,哪怕透支暴兵也達不到這種程度。

可誰都沒想到的是,時隔半個多世紀後,中國騰飛的航天產品生產線似乎把當年赫魯曉夫的話變成了現實,半個月內連續發射5次,11種不同類型的航天器,平均每三天就發射一枚運載火箭,入軌2.2顆衛星。

也就是說,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中國騰飛在平均的天數上至少生產出一枚運載火箭和2.2顆衛星,才能滿足如此高頻率的發射任務。

起初聽到這個消息的李東秀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中國騰飛使用了自己的應急備份火箭和衛星。

這是一些有實力的航天制造供應商的常規操作,算是國家應急儲備的一部分,畢竟你不知道啥時候需要應急的航天發射,所以一般的情況下都會事先生產些航天產品進行備份。

可即便是備份數量也不會很多,因為航天器由於過高的精密程度,對儲存和日常維護的要求很好,造的太多而不用,會導致維護成本呈指數級升高,很不劃算。

所以除了軍隊用於戰備值班的遠程導彈外,一般的制造實體都不會這麽幹。

因此,備份火箭撐死了也就一枚。

也就是說,中國騰飛就算有備份火箭也不會很多,兩枚算是撐破了天。

事實也的確如此,當時中國騰飛儲備倉庫中只有一枚ZTH-2C型液體運載火箭,主要是為了5月下旬發射新一批“漫遊終結者”衛星星座準備的。

然而W地區發生強烈地震,導致中國騰飛的原定發射計劃推遲,轉而為支援災區救援實施應急發射,與此同時中國騰飛位於秦嶺南麓的運載火箭生產線和位於相州的衛星生產線全力開工,在半個月的時間內生產出4枚運載火箭和8顆衛星。

這個效率雖然照比一個小時就能生產上萬根香腸要差得很遠,但也非常恐怖了。

因為這意味著什麽,中國騰飛可以在緊急時刻,將生產線轉化為遠程導彈的批量化流水線,暴兵的情況下能夠在極端的時間內將國內的戰略武器數量翻幾番。

這就不是簡單的駭人,而是徹底的恐怖!

平時不承擔維護遠程導彈的高昂成本,只維持最低威懾和一些經過充分訓練的架子單位。

緊急時刻,利用暴兵的生產能力迅速擴充建制。

這種類似常備軍和動員擴軍的機制,不但可以降低自身的運營成本,更重要的是,其威懾的力量同樣不弱。

沒看到自由美麗間對中國騰飛半個月5此航天發射沒有半句評論不說,就連“超高音速亞軌道可返回式航天器”試飛試驗也都是一筆帶過,指示強調維護全球貿易體系的重要性。

很顯然,自由美麗間內部是有明白人的。

亦如此時此刻坐在首爾KBS新聞演播間內的李東秀一樣,很清楚中國騰飛在航天領域種種表現究竟意味著什麽。

問題是知道是一回事兒,說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沒辦法,韓國大宇集團為了“羅老”號運載火箭發射能夠得到更高的國民關注度,從而獲得政府方面的特別預算撥款支持,不惜煽動民族主義情緒。

李東秀作為首爾大學的航空、航天系教授,本應該理性多余感性,可在得到首爾江南區的一套高档公寓和一筆不菲的“咨詢費”後,就開始昧著良心附和起韓國大宇集團的這波節奏。

問題是,就算昧著良心也應該曉得自己有幾斤幾兩才對,結果李東秀一通瞎嗶嗶,嗶嗶的自己都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