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大聯合

這樣的操作在以往是難以想象的,畢竟某島號稱這個世界上防空力量密度最大的地區,甚至自比為豪豬,對任何敢於穿越其領空的飛行器都有能力迅速發現並擊落。

以至於島內的某些媒體人士恬不知恥的叫囂,即便是只蒼蠅都飛不進來,就別說是飛機了。

可自打無偵-10裝備部隊某部後,已經先後三次略過某島上空,前出至靠近第二島鏈的陌生空域,並對這片區域的氣象、水文、環境以及大型船只等信息進行收集。

其中最遠的一次,甚至抵達了G島的上空,成功拍攝到停靠在哪裏的B-2戰略轟炸機,“洛杉磯”級核潛艇以及“好人理查德”號兩棲攻擊艦的影像資料和相關的建築物準確坐標。

整個過程G島內的監視雷達沒有絲毫反應。

類似來無影,去無蹤,且令有關方面毫無察覺的舉動,部隊某部著實做了幾次,效果自然不用說,那叫一個出奇的好。

當然了,無偵-10的偵查能力毋庸置疑,但他最大的應用場景還是為了配合反艦彈道導彈的實際作戰,而在陌生地域內搭建起一套完整的偵查-監視-協調-控制-指揮-評估作戰體系。

不同於天空中的衛星系統,由於固定軌道的束縛,需要多顆星座或星組協調配合才能在某一陌生海域對大型水面艦艇實施不間斷的跟蹤。

無偵-10本質上是一款無人機,可以在飛控系統的作用下,長久的在某一空域上不間斷的徘徊,借用遊戲中常用的話來說,就等於在未知地域插了一只眼。

且因為無偵-10最大的巡航高度達到60000米以上,速度同樣超過6馬赫,配合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徑雷達技術。

這使得一架無偵-10在一個小時內即可對220萬平方公裏的廣大區域完成細致的偵查。

若是放寬範圍,做日常巡航的話,無偵-10可以輕松涵蓋超過300萬平方公裏的範圍,也就是說,日常只需兩架無偵-10,即可對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之間廣大區域形成事實上的全覆蓋。

即便是算上無偵-10單架次12個小時的巡航時間,四架無偵-10,便可執行24小時不間斷的大範圍偵察巡視工作。

一旦發現異常,可以迅速投入更多的無偵-10,對重點目標進行監視的同時,配合太空中的通信衛星、中繼衛星、導航衛星;萬米高度的無偵-8ProMAX,補充監視的無偵-4plus,迅速在相關區域內形成完整的立體作戰指揮網絡,從而指揮和引導反艦彈道導彈對預定目標實施打擊。

攻擊結束後,無偵-10還可以對攻擊效果進行評估,視情況決定是繼續打擊還是結束任務。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無偵-10算是整個反艦彈道導彈作戰體系中的核心節點,是上聯衛星,下同傳統無人機的關鍵所在,在這個基礎上構建起來的反艦彈道導彈作戰體系,雖說無法做到前蘇聯那種設想中的全球投送的終極目標,卻也能在關鍵的局部區域內做到密不透風。

這對部隊來說就夠了,也正因為如此,年初的時候部隊就已經認定,某部的反艦彈道導彈已經具備初步的作戰能力。

只不過這個消息只有小範圍的人知道,並沒有正式公開,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部隊在指揮體系上需要進行深度調整,才能達到貫通任督二脈,融會貫通的地步。

沒辦法,硬件兒發展的太快,導致部隊的軟件方面沒有跟上,影響的裝備使用效率。

這從此次W地區地震災害救援就可以看出端倪。

無偵-10隸屬於總部;無偵-8ProMAX隸屬於空軍;無偵-4plus隸屬於C軍區,三款無人機互不統屬,也就導致了相互配合前需要進行溝通和協調以便建立統一的通信頻道和指揮體制。

空軍覺得,既然是航空飛行器,他們是最專業的,因此這方面的指揮權應該交給他們;C軍區則認為W地區地震發生在自己的轄區,一切的指揮權理所應當由他們承擔。

雙方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的是不可開交。

按理說在那個軍區內發生的事,就應該交給那個軍區負責,不然成立軍區幹什麽。

可問題是現如今各軍區領導機關更多的是協調和指揮轄區內的陸軍部隊,其他軍兵種更多是為了配合陸軍才存在的,這就導致了大陸軍主義現象特別嚴重,使得不少領導機關在地面指揮上能力突出,大軍兵種聯合作戰就有些找不到北。

這導致C軍區根本就接不下指揮以無偵-10構建起的綜合作戰體系。

空軍到是有這方面的專業人才,操縱和指揮到是沒問題;但空軍在救災方面的經驗畢竟沒有陸軍豐富,尋常的上傳下達倒也罷了,遇到緊急情況時如何加強兵力,如何組織力量,如何調配資源,空軍方面就有些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