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當然,這些事情外界是無從知曉的,否則,那些所謂的觀察家絕對會對嘶聲的大吼,了不得呀了不得。

事實上真的是了不得,因為這套指揮體系不單單可以用在救災的協調和布置上,也可以照搬到其他任何實際作戰的場景當中,尤其是發展了有些時日的打擊遠距離大型水面艦艇的作戰行動。

是的,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套體系就是為了反艦彈道導彈而生的,同時也是中國騰飛絞盡腦汁後,為了部隊打造的第一代具備真正實戰價值的反艦彈道導彈作戰體系。

要知道為了這套體系,中國騰飛耗時了十多年,起初的目標是構建一套完整外層空間偵察體系,涵蓋低軌道的“WS發育”系列光學衛星星座;中低軌道的“海洋”系列資源普查衛星和BD系列導航衛星以及高軌道的“高分”系列光學普查衛星。

再配合一系列的氣象衛星、雷達偵察衛星、通信衛星、中繼衛星從而組成一個足綿密的衛星網絡,從而對來自海上的高價值大型水面目標實施二十四小時不簡單的偵查和監控。

這套方案實際上並不是中國騰飛獨創,而是參照前蘇聯針對美軍航母艦隊打造的太空偵測網絡的基礎上制定的方案。

沒辦法,誰讓冷戰時期前蘇聯與美國相愛相殺這麽多年,相關領域的經驗就跟一位渣到極致的海王一樣就是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能讓某些人勾人奪魄。

作為初出茅廬的中國騰飛當然要如饑似渴的學習了,畢竟海王的經驗對泡妹子飆車……額……呸,是應對來自海上的威脅十分有幫助。

因此在蘇聯剛剛解體沒多久,當時中國騰飛就向繼承家業的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甚至是哈薩克斯坦等國派遣了工作組,以技術交流的方式,獲得大量寶貴的理論依據和技術經驗。

從那以後,承擔著反艦彈道導彈研制項目的中國騰飛也就有樣學樣,開始構建自己的空間偵察和指揮體系,先後發展出“WS發育”系列和“海洋環境”系列衛星,並協助完成了“BD”、“高分”以及“天鏈”系列衛星的研制與制造。

再加上其他單位的“風雲”“尖兵”“中星”“實踐”“遙感”等系列衛星,使得從表面上看,整體的聲勢十分浩大,似乎不日就能建成當年不亞於美蘇的太空網絡。

可實際上自家苦,自家知,尤其是承擔重任的中國騰飛,在構建這套網絡體系時,越往前走越覺得前蘇聯留下的所謂成熟經驗就是TMD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深坑。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成本太高,不但衛星的發射成本高,空間的維護成本更高,尤其是九十年代時,中國騰飛的在衛星壽命技術方面還不成熟,在軌衛星的正常使用期最長不過3年,平均壽命只有1.8年。

這就導致不少衛星發射上天,還沒來得及發揮重要作用,就要進行補發和更換。

而當時無論是火箭的生產周期還是衛星的生產能力顯然滿足不了這樣高頻率的發射任務。

是的,當年前蘇聯就是這麽幹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技術水平更低,價值前蘇聯在某些關鍵領域的短板,衛星壽命與中國騰飛九十年代中期的水平相當,而想維持一套數量將近500顆,涵蓋不同用途、不同領域的衛星全球組網,就必須擁有運載火箭和衛星的超強生產能力。

前蘇聯為了為此這套體系,做法那是十分的簡單粗暴,那就是以舉國之力,不惜代價的瘋狂投入,即便是沒有任何發射任務,那也要瘋狂生產,作為庫存以備不時之需。

如此帶來的後果便是財政負擔過重,影響其他民生方面的投入和保障,最終導致整個國家不堪重負。

結果就是整個蘇聯的分崩離析。

中國騰飛無論如何也不能走前蘇聯的老路,既不符合國家利益,也是等於是給自己在自掘墳墓,更何況中國騰飛也沒有當年前蘇聯那麽厚實的老底子,別說為此近500顆在軌衛星,就是其五分之一,一百多顆“宇宙”系列偵察衛星的這個級別,中國騰飛都沒能力維持。

於是在九十年代末就改變的全面出擊的策略,不在尋求亦如前蘇聯那般完整的、全球性的衛星組網,而是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導航衛星、中繼衛星和低軌道光學衛星這幾個關鍵領域,進行重點突破。

至於其他品類的衛星,則以試驗衛星的名義進行理論驗證式的探索,以便驗證自己的技術,維持一定程度上的技術叠代和技術創新,除此之外,並不做大規模的實際部署。

同時積極致力於運載火箭低成本發射技術、快速制造技術以及衛星耐用性和快速流水線的研發和創新,爭取在一段時期內將衛星的使用壽命提上去,發射成本徹底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