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句句千金

也難怪李斯特會如此興奮,因為石軍的話裏包含著如今域外某大國最為關鍵的兩個發展問題,一個是金融資本長期獲利的問題,也就是最核心的股市能否持續穩健的增長;另一個便是作為經濟基礎的美元和美債如何能夠隨心所欲的調控,而不會引發系統性的風險。

兩者糾纏在一起,一個處理不好域外某大國就會陷入上世紀70年代那種經濟停滯的同時,伴隨著嚴重的通貨膨脹。

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有一個能大量生產廉價的中低端工業品,同時與美元進行綁定,進而與美債構成良性的循環系統。

如此,域外某大國便可通過進口廉價的中低端工業品,維持住國內低廉的物價水平,抑制住通脹的產生,進而緩解國內的矛盾,以此彰顯金融資本的優越性。

與此同時,在美元與美債之間形成一個隱形的剪刀差,通過美元的利率變化調整循環的節奏和尺度,宛若一根韁繩牢牢套出身下的野馬,讓它跟順從的聽自己的話。

沒有通脹壓力,解決物資供給,剩下的就可以讓金融資本放手施為了。

這可是從八十年代到現在,域外某大國華爾街精英們孜孜以求的理想狀態,奈何域外某大國盤子太大,所需的物資太多,一般的國家和地區根本就接不住這麽大的供貨量。

好在蘇聯解體,讓大吃冷戰紅利的域外某大國獲得了難得的調整機會,結果還沒等行動,歐洲那邊就開始搗鼓歐元,並以此為基礎不但要統一歐洲市場,還要進一步向世界貨幣邁進,挑戰美元的權威。

域外某大國那受得了這個,自然是全力對付歐元,甚至不惜在巴爾幹半島發動戰爭,打擊投資者們對歐元的信心。

然也正是因為把精力全都放在應對歐元沖擊上,域外某大國錯過了借助冷戰紅利調整國內產業格局的最佳時機,等想起來準備實施時,互聯網泡沫轟然破裂,導致股市動蕩,金融市場哀嚎一片。

於是什麽調結構,什麽長遠規劃,都沒有讓市場走出困境,恢復金融秩序來的緊迫。

然而還是有不少有識之士透過互聯網泡沫破裂所引發的一系列金融動蕩發現,域外某國在某些方面的脆弱性,那就是如果找不到廉價商品的來源地和供應方,下一次金融動蕩極有可能讓域外某大國陷入更加的困境,甚至是持續的衰退。

問題是,事情看明白是一回事兒,能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又是另一回事兒。

這就好比是追求心動的女孩,簡單粗暴的霸王硬上弓誰都會,可如何讓女孩心甘情願的讓你霸王硬上弓就需要些技巧了。

而如今域外某大國的政界、學界和理論界不乏目光犀利的人,卻缺乏提供技巧的能人!

這些事情旁人或許不清楚,但作為已經混進了華爾街頂級圈層的李斯特卻了解的很,不但了解,他還作為特別顧問,為政府和國會的某些大佬做過相應的分析研究。

可由於問題過於復雜,聰明如李斯特也沒找到一個好辦法,最後只能大罵索羅斯,沒事兒把東南亞往死裏折騰幹嘛。

是的,李斯特覺得東南亞很適合作為域外某大國的廉價商品來源地和美債的傾銷地。

因為東南亞的人口夠多,地域夠廣,能夠負擔得起域外某大國那龐大到令人咋舌的市場。

可問題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當中索羅斯已經不是割韭菜,而是連韭菜根兒都給刨了,當時索羅斯是賺爽了,但誰能想到現在域外某大國就算找東南亞幫忙,東南亞各國都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生怕再被坑一次。

李斯特絞盡腦汁找到這麽個地方,結果因為索羅斯造的孽派不上用場,你說李斯特不罵索羅斯罵誰?

所以但李斯特聽說石軍發現了解決域外某大國系統性結構問題的辦法後,自然是迫不及待的過來,沒辦法,誰讓李斯特身上高級顧問的頭銜兒還沒撤去,如果沒有辦法也就罷了,一旦有解決之道,那對李斯特來說好處絕對大大的。

正因為如此,不管石軍的辦法是紙上談兵還是切實可行,他都要親自過來,畢竟作為他個人的核心利益,榮顧不得李斯特有半點馬虎。

於是李斯特很快就來到石軍居住的房間,那位被石軍虐待的美女李斯特連問都沒問,直接開門見山的直搗主題:“你發現了什麽解決辦法?”

“將東方某大國打造成為我們域外某大國的專屬工廠!”石軍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直接一句話就讓李斯特呆愣在當場。

“東方某大國?”

足足過了一分多鐘,李斯特這才皺著眉搖了搖頭:“東方某大國……他們的制度和體制跟我們都不一樣,而且還是個有核國家……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