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最大的特點:便宜

域外某大國的陸軍戰區高空防禦系統是一種陸基機動式反導攔截系統。

設計彈長不到7米,彈體直徑不到0.4米,導彈整體上並不粗壯,甚至還沒有S-300防空導彈體積大,卻要具備150公裏以上的射高,近300公裏的射程。

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域外某大國就是這麽的頭鐵,哪怕難度大也不調整體積參數,理由是域外某大國陸軍防空反導力量需要保證持續性的火力輸出,以便保證能夠應對敵方中遠程導彈的飽和式攻擊。

這種被迫害妄想症似的神經質在域外某大國的歷史上可謂比比皆是,說他們固執也好,堅持己見也罷,反正這個國家的軍隊,尤其是陸軍特容易一條路走到黑。

哪怕是被撞的頭皮血流。

陸基機動式反導攔截系統就是最好的例證,因為陸軍的堅持,導致導彈的體積極為狹小,無法搭載更多的燃料推進劑,卻偏偏必須做到機會150公裏高的高速運動目標。

150公裏高呀,要知道那可是已經突破了大氣層,進入太空的高度,在哪裏可是衛星的天下,同時也是中程運載火箭中端飛行高度。

所以一般的燃料推進劑根本就滿足不了陸基機動式反導攔截系統的需求,只能另起爐灶重新研制。

這一研究就是十多年,期間反反復復上馬下馬,好不容易在燃料推進劑這方面過關了,機動式碰撞戰鬥部又拉胯了。

沒辦法還是導彈的體積太小,沒法搭載更大的戰鬥部,而機動式碰撞戰鬥部又是這類反導導彈中最為有效的作戰方式。

因為相較於傳統的近炸破片殺傷戰鬥部,機動式碰撞戰鬥部可以更為有效的在太空環境中以動能高速碰撞的方式直接令來襲的目標直接失效。

即便是那些特殊裝藥的核生化目標同樣可以直接摧毀。

與之相比,破片殺傷戰鬥部就在這方面差了許多,要麽是把目標打出原有軌道,要麽是摧毀部分目標,其他來襲戰鬥部繼續攻擊。

正因為如此,老毛子的做法就很簡單粗暴,普通的破片殺傷打不幹凈,老子就直接上核戰鬥部。

可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可謂害人害己,域外某大國那是多金貴的存在,自然是不能這麽幹。

那就只能上機動碰撞式戰鬥部,結果在狹小的單體上又是一地雞毛。

如果不把試驗難度降低的話,根本就取得不了攔截成功,妥妥的雞肋一枚。

然而陸基機動式反導攔截系統對域外某大國是雞肋,對當時的騰飛集團卻是瓊漿玉液,最不濟人域外某大國至少驗證了這種機動式反導攔截系統的可行性,完全是有搞頭的。

只不過域外某大國的陸軍太死心眼兒,非要機動車輛能夠搭載8到16枚攔截彈,好跟“愛國者”系列防空導彈一樣,有著綿延不絕的持續防空火力的同時,操作系統和硬件設施最好也能通用,以此做到所謂的降低維護成本和人員培訓時間。

對此,莊建業的評價就四個字“死心眼兒”!

反導和防空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作戰方式,有所不同又能怎樣?

先解決有無問題,日後在慢慢改進就不行?

當然了,莊建業的評價騰飛系的航天部門科學家並不苟同,他們覺得域外某大國是藝高人膽大,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正因為人家手裏的技術儲備多,底子厚才敢提出這麽苛刻的指標。

與之相比,國內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兒。

然而這些騰飛系的航天部門科學家謙虛也好,真的正視自身的缺陷也罷,有一點他們卻很贊同莊建業的看法,那就是域外某大國陸軍如果增大下導彈的尺寸,不用多就用S-300導彈的尺寸就好,那所謂的陸基機動式反導攔截系統早就成了。

於是在莊建業的建議下,騰飛系的航天部門提出了一個更加大膽的想法,那就是以在俄制S-300防空導彈的彈體參數基礎上在擴大一圈兒,做一個長度為8.5米,彈徑0.58米,發射質量超過2.2噸的機動式防空攔截彈。

預計采用進口的俄制8*8特種卡車搭載2枚攔截彈,待國產重型8*8特種卡車定型後,可搭載4枚。

可無論是2枚還是4枚,數量上遠遠小於域外某大國的陸基機動式反導攔截系統,但對於當年拉著固定式紅旗-2防空導彈,在廣袤的國土上千裏機動,實施所謂防空遊擊戰的空軍防空兵來說已經算是質的飛躍了。

畢竟這一次的打得可不是飛機,而是更高的衛星和運載火箭戰鬥部。

不過騰飛系航天部門的想法是好的,但想要實現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無論是燃料推進劑還是動能戰鬥部亦或是遠距離實時控制,騰飛系都沒有足夠的經驗。

沒有就得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