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WCNB-12激波風洞(第2/2頁)

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在七十年代末研制成功第一代激波風洞,可以模擬2到7馬赫狀態下的飛行器的運行情況。

如果沿著這個路線走下去,國內在激波風洞方面還會不斷進步,最終完成20馬赫左右的大型激波風洞建設。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大地的同時,諸多軍工項目卻迎來了難熬的寒冬。

後續的激波風洞計劃便在這個時期連同反擊一號和先鋒一號等一大批耗資巨大的項目一同下馬。

項目雖然下馬,但俞教授個人的待遇還是不錯的,畢竟在六七十年代俞教授的貢獻擺在那兒呢,即便沒有完成反擊一號和先鋒一號沒有完成,但國內的遠程運載火箭的諸多技術確是靠著第一代激波風洞完成的試驗定型。

正因為如此,失去項目的俞教授並沒有被束之高閣,而是被調入京城,擔任某研究的負責人,轉過年又升任為國防科工局專管航空航天氣動領域的技術負責人,一躍成為技術領域的領導。

如果是其他人,估計就這麽躺在功勞簿上一直等到退休安享晚年,可俞教授卻是個特別軸的人,尤其是看到世界各國都在高超音速和超高超音速方面持續發力,生怕國內在這方面一步落後步步落後的俞教授不斷的向上級建言,重啟激波風洞項目。

那時國內一分錢都要掰成八瓣兒去花,哪有錢去投這樣大的吞金獸?

更何況就算有錢,以當時的國內外形勢也不可能在這個領域砸錢,畢竟那時跟西方正是蜜裏調油的時候,沒化劍為犁就不錯了,怎麽可能繼續鑄造新的利劍?

有這份錢多解決解決現實的民生問題,看齊西方發達國家的幸福生活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