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超朔成型-擴散連接工藝(第2/2頁)

其次結構強度必須要好,能夠承受起碼的大過載沖擊。

最後便是具備極強的耐腐蝕,畢竟是海軍裝備,在高鹽高濕的海上環境下不能太嬌貴。

如此設計團隊參考美國魚叉,提出一體化成型方案。

可問題是縱觀世界範圍內,能夠做出“魚叉”這種將進氣道與彈體融為一體的國家只有美國,剩下的包括法國在內,配備渦噴發動機的反艦導彈有一個算一個,進氣道沒有不突出在彈體外的。

究其根本無外乎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其他國家不具備美國那種尖端的制造技術,即便能設計出來,也根本造不出來。

面對這種情況,當時新型反艦導彈研制團隊說不絕望那是假的,只是死馬當成活馬醫在國內各個廠家到處跑,看看能不能找出所謂奇跡。

結果這一找還真從反艦導彈的發動機提供商,騰飛集團哪裏找到了。

當時騰飛集團參與的十號工程的配套項目中,垂尾翼梁以及三號、十二號、二十七號和二十八號加強翼肋的配套生產成品剛剛被十號工程的總師給打回來。

理由只有一句話:技術太超前,不符合國內大規模生產要求。

當時莊建業心裏那種MMP的暴走心態就別提了,要知道為了這些部件,騰飛集團幾乎把碳纖維,芳綸纖維這些個壓箱底的先進技術全壓上了,結果卻得了這麽個評語,擱誰身上也不會好受。

可問題是不好受也沒辦法,軍事裝備,尤其是未來空軍的主戰軍事裝備總是要有個先進性與大規模生產的平衡關系,否則一旦戰端開啟,需要大規模生產,結果發現那些高端的材料供給不上,不就要傻眼?

所以總師的要求也算合理,所以莊建業咬咬牙忍了。

然而還沒等莊建業這邊調整好,十號工程總師那邊的新技術指標就再次讓莊建業暴走,要求符合大規模生產也就算了,居然新產品標準要保持碳纖維和芳綸纖維組合性能指標的85%以上。

用能夠批量生產的材料,達到頂級高端航材85%的水平,而且還以上!

這是讓人造飛機嘛?簡直就是逼人拿頭去撞墻!

於是在接到這份新技術標準後,莊建業拎著一瓶二鍋頭上了騰飛集團大樓的樓頂,狂灌了半瓶,對著川東平原的方向罵了足足兩個多小時,這才心情舒暢的下樓。

然後……然後超朔成型-擴散連接工藝就在十號工程總師的重壓下硬生生的給逼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