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哥白楊導彈,大姐圖-160

當然了,星光導航好是好,卻也有無法回避的缺點,其中最關鍵的便是自然天候問題。

晚上還好,星光璀璨的,利用星光定位的法子數千年前的老祖宗都會,就別說技術突飛猛進的現代人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天文自動羅盤和光點六分儀這類依靠星象標定航跡的裝備早在二戰時期就已經普遍裝備各國海軍。

二戰後更是將其小型化裝備在大型轟炸機上,比如域外某大國的B52戰略轟炸機上就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MD-1天文自動羅盤和KS-85光點六分儀,以此組成夜間導航系統,從而增強B52戰略轟炸機的作戰能力。

是的,這類分布式的星光導航系統只能夜間使用,而且只能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白天或者陰雨天便會大打折扣。

這也是為什麽當無線電導航和衛星導航全面普及後基於天文自動羅盤和光點六分儀的星光導航迅速淪為備份導航面臨淘汰的原因所在。

精度差不說,局限性還大,很難在瞬息萬變的條件下,及時做出反應。

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難道不知道這裏面的局限嘛?當然知道,可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在自己的遠程彈道導彈上使用星光導航系統,配合慣導系統組成最終的精確打擊組合。

為何?

很簡單,因為美國和蘇聯的星光導航技術早已經擺脫了常規意義上的天文自動羅盤和光點六分儀的天然局限,真正做到了全天候、自動化、高精度。

不然美蘇的導彈只能在夜間晴好的情況下使用,剩下的刮風下雨和白天只能趴窩,那不就扯了,難不成那天不走運被對方一導彈給轟了,反擊的時候還要夜觀天象,覺得烏雲密布還要跟對方打個商量,等天氣條件允許在發動反擊?

果真如此的話美、蘇將近半個世紀的對峙就不是冷戰了,應該叫做笑戰,實在是沒有這麽開玩笑的。

而事實上,美、蘇也不可能在如此關鍵領域開玩笑,兩國真真正正做到了攜手領先全球,合夥碾壓世界的程度。

至於怎麽做到的,原理其實並不復雜。

外太空的恒星除了傳播可見光意外,還會輻射X射線、伽瑪射線等宇宙電磁波,然後根據光譜等天文學理論便能判斷出域外恒星的距離、質量等基本信息。

美、蘇的星光導航系統所應用的便是這個原理,所以兩個國家的星光導航系統並不是簡單的光學裝置,而是接近天文領域的射電望遠鏡。

如此一來,美蘇的星光導航系統不但夜晚能夠使用,白天同樣沒問題,哪怕是刮風下雨,電閃雷鳴依舊不受影響。

畢竟氣候環境可以影響可見光,但看不見的星體輻射卻是沒辦法擋住。

至於幹擾,就更不用想了,各種各樣的射線雜糅在一起,復雜的要命,得需要多大功率的設備能夠全覆蓋呀。

就算退一萬步,真的有人弄出能夠幹擾域外星體輻射的設備,你又知道美、蘇各自的遠程導彈上的星光導航系統錨定的是那顆域外星體?

正因為如此,美、蘇將星光導航系統從可見光改進成不可見光,其隱蔽性依舊出乎意料的好,然後再配合慣性導航以及導航計算機,美、蘇兩國的遠程導彈這才能夠在數量與質量上碾壓全球蕓蕓眾生。

當然,這種碾壓不過是1991年以前的歷史,到了如今的1994年,這種歷史似乎真的一去不復返了,至少現如今在浙東外海上空遨遊雲霄的TY-6無人機便具備當年美、蘇所具備的能力。

要知道,今年11號台風剛剛過境沒多久,整個浙東外海的氣象條件並不是很好,雲層非常厚不說,局部地區還伴隨著降雨。

如果TY-6無人機上只是應用了可見光式星光導航系統,在白天且氣象條件極為糟糕的當下,無異於是自尋死路,因為根本找不到任何能夠錨定的恒星位置,又談何導航。

可如今TY-6無人機卻在浙東外海盡情撒歡,將白天的光線幹擾,惡劣氣候視為無物,說明什麽?

其配備的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與冷戰期間美、蘇遠程導彈上的同類導航裝置技術一致。

事實也的確如此,TY-6無人機所使用的天頂星-1的確與冷戰時期美、蘇的星光導航系統不相上下,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的血統高貴的一塌糊塗。

其原型是蘇聯恒星-5Б星光/慣導復合制導系統。

說這個突兀的型號或許讓人有些懵,但要說這款系統服務的對象那就家喻戶曉了,正式蘇聯時代最後一款洲際導彈,“白楊”洲際彈道導彈的核心制導系統。

靠著恒星-5Б星光/慣導復合制導系統,蘇聯的“白楊”洲際彈道導彈在11000公裏的射程精度達到了驚人的220米(圓周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