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目的:賺錢

盡管確定以TM-9型飛機為基礎,但騰飛集團最終拿出來的,就跟運16一樣,改得連親媽都不認得了。

這倒不是騰飛集團故意搞新技術疊加,自己莫名其妙的提高機型的難度,實在是空軍和各大航空器研究所給出的指標過於苛刻。

首先,升限必須在11000米以上,如此方能令驗證機平台搭載的作戰飛機系統能夠在高、中、低空進行全向的實際測試和數據采集。

除此之外,國內幅員遼闊,作戰飛機的系統驗證測試除了在東部地區的平原丘陵地帶實施外,西部的高原地區同樣需要高密度試驗。

不然又怎麽可能實現作戰飛機的全空域戰備巡航?

所以提高實用升限,優化高原,特別是雪區高原的起降性能自然成為重要指標。

其次便是噪音控制,因為要搭載雷達系統和航電系統的測試設備,而這些設備往往又都是及敏感的元器件所組成,對外界的環境要求極高,特別是噪音,很容易造成幹擾導致數據讀取不準。

這也是為什麽國內各大航空研究機構對蘇聯的圖-154不怎麽感冒的重要原因之一,實在是圖-154那種粗狂的基因中真的很難做好噪音控制這類精細活兒,特別是其尾部的三發品字形布局,導致機艙中後段的噪音出奇的大,再加上偶爾空氣擾流出現的震動,用敏感元器件兒堆起來的監測設備很難獲取準確的數據。

再次就是安全性,先不說飛機上搭載的設備都是高價值的東西,甚至不少還是利用外匯高價從國外進口,堪稱絕無僅有;就說那些參與測試的總師和專家們,個頂個都是航空領域的一流人才。

這要是平台出點兒狀況,摔了、毀了,那損失之大絕對難以估量,正因為如此,平台的安全性的指標非常高。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便是成本,盡管部隊聯合幾大航空研究單位支持騰飛集團做這項所謂的“改裝”項目,但部隊和研究機構的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更何況他們的日子依舊過得緊巴巴的,恨不得是一分錢掰成八瓣兒去話。

所以“改裝”後的平台成本決不能高,不然幾個單位加在一起也承擔不起,因此平台必須要在成本上做出優化。

如此種種指標疊加在一起,放到世界任何一家航空制造企業當中都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哪怕是美國的那些航空巨頭們也是一樣。

因為這考驗的不單單是企業的生產制造能力,而是全方位的技術底蘊,如果沒有充足的技術積累,缺少航空領域的技術消化,哪怕這家企業看上去很壯,哪也不過是虛浮的胖子,敵不過真正高手的一記重拳。

騰飛集團能行嗎?

答案就一個字:行。

放眼世界,騰飛集團或許比不過歐美航空巨頭近百年的技術積累,但在國內,騰飛集團絕對是技術積累最為豐厚的企業。

這主要得益於騰飛集團那種持續不斷的巨額研發投入、積極進取的技術創新制度以及開放式的團隊研發模式。

以此為基礎,經過多年來的發展,特別是龐大的無人機的研發和數款固定翼飛機的投產,騰飛集團積累了一大批附加值極高的航空研發與制造技術。

比如說氣密艙增壓技術、比如說碳纖維芳綸蜂窩復合材料長機體一體化成型技術、再比如說先進機翼與T型垂尾結構……

至於為了降低噪音對機艙影響,采用發動機後置布局,騰飛集團同樣不缺乏先例,當年提供給H公司的子彈頭A,以及後來一系列衍生型號,多數都是發動機後置布局。

之後采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升級的無人機同樣如此,所以騰飛集團對這種布局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無非就是從一台發動機變成兩台而已。

承擔重心穩定,提高飛行性能的鴨翼到是個難點,不過騰飛集團當年跟林光華的導師丁來湘教授合作進行的多種機翼構型風洞試驗項目中便有鴨翼方面的研究。

其產生的成果不但讓丁來湘教授獲得工程院院士的頭銜,更是令林光華的博士論文大放異彩,讓林光華這個碩士畢業後申請的在職博士生順利拿到了博士學位。

所以在鴨翼方面騰飛集團同樣不差分毫,再加上其本身就具備的先進材料和極強的生產制造能力,騰飛集團要做似乎就是將這些多年積累的東西整合在一起。

事實上騰飛集團也是這麽做的。

當然這期間也不是一帆風順了,不少細節騰飛集團同樣解決不了,不過這個項目是國內諸多航空研究單位支持的,騰飛集團又不是為了面子默默鉆牛角尖兒的單位,當然是能拉強援就拉強援,拉不到就死皮賴臉的各種蹭技術。

就這樣忙活了三年多,DL-11“科幻星”總算是完成研制,成功首飛,隨後經過一系列測試,不但達到了任務書上的要求,某些指標甚至還有躍升,比如說最高升限和最大速度,紛紛超越任務書上的指標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