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騰飛集團必然就範

想低價引進就要接受美國人的條件,面臨被肢解的命運。

不想被肢解,那就要接受超高的單一定價。

萊比錫公司不想被肢解,但高額的采購成本顯然也是他們難以承受的,畢竟他們推出的工程專用直升機走的可是高性價比路線,也正因為如此,在所謂的“研發”階段就吸引了包括德國國內在內的諸多歐洲工程公司的訂單。

如果因為零配件的高額采購價格導致整個工程專用直升機成本攀升的話,那萊比錫公司的勢必要賠的連褲衩子都不剩。

然而這並不是最重要的,要是能按時交付客戶預定的工程專用直升機,萊比錫公司也認了,成本高就高點兒,總比整個公司的信譽崩盤要強的多,畢竟有些時候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啥大問題。

關鍵是萊比錫公司在工程專業直升機上的困境不單單只限於主減速器上,還有整體機身的超重問題,操縱系統的優化問題,機體材料疲勞度不足的問題,發動機型號匹配不完善的問題……

總而言之,從裏到外,從外到裏都是問題。

萊比錫不是沒有懷疑過是不是騰飛集團故意使絆子,給他們的技術文本和圖紙有問題,然而找了好幾位歐洲頂級的直升機工程師,得出的結論都是騰飛集團並沒有從中作梗,無論是技術範本和圖紙都是正確的。

面對這種情況,萊比錫公司很有種那塊豆腐直接撞死的沖動,拿著正確的答案,還能把考試卷抄成不及格,無外乎兩種原因:

第一是故意的,第二嘛就是腦袋真的有問題。

在制造工程專用直升機上,萊比錫公司絕對是想好好發展的,自然不存在故意搞差的動機,那剩下的就是頭腦和能力的問題了。

若如此也就罷了,大不了被業界的專家嘲笑一下,然而令萊比錫公司抓狂的是,不知道是那個混蛋居然把這件事給捅出去了,很快歐洲主流媒體便開始大肆報道。

什麽萊比錫公司不自量力了;什麽萊比錫公司好高騖遠啦;什麽萊比錫公司沒那個金剛鉆就別瞎攬瓷器活啦。

總而言之萊比錫公司短短的時間內就被歐洲媒體噴成了狗。

這也不算什麽,在歐洲那家企業要是沒被媒體罵過,都不好意思出來說自己出來混過,類似的場面萊比錫公司又不是沒見識過,問題是這一次不一樣,媒體的狂噴只是前奏,隨之而來的歐洲幾大工程公司將萊比錫公司告上法庭,發起集體索賠才是真正的高潮。

萊比錫公司明知這是競爭對手的惡意打壓,卻沒有半點兒應對的辦法,因為按照現在的進度,年底前推出公開的驗證機已絕不可能,至於按時交付更是遙遙無期,違約已是板上釘釘,為今之計只能往後拖延時間,不然訴訟一旦落錘,萊比錫公司必將煙消雲散。

生死存亡之際,萊比錫公司終於是想起了被他們拋棄的中國,和那家叫做騰飛集團的企業,因為不管如何,人家生產的“小叉車”和“空中皮卡”兩款直升機狀態都非常好,證明騰飛集團的技術是有效的。

萊比錫公司雖然不知道解鈴還需系鈴人的諺語,但裏面的道理還是明白的,更何況面對歐洲工程公司已經發起的訴訟以及年底交付時間的日益臨近,也不允許他們在擺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態。

於是立刻讓公司的技術總監,在中國國內有著一定人脈的約德爾趕緊去中國聯系騰飛集團,希望以聯合生產的方式,給予騰飛集團工程專用直升機30%利潤分成的“大手筆”,爭取到騰飛集團的介入,從而解決萊比錫公司的困境。

萊比錫公司的算盤打得不可為不精明,他們深知中國國內的航空制造業需要市場培育,而國內的市場遠遠無法滿足需求,只有廣闊的國際市場才能夠讓幹渴許久的國內航空制造業能夠汲取養分,發展自身。

正因為如此,萊比錫公司拿出一部分利潤出來,再把國內最愛的殊榮、面子啥的做足,別說騰飛集團了,就算更大牌面兒的廠子還不得跟條哈巴狗似的乖乖過來叼骨頭?

更何況在此之前萊比錫公司類似的操作沒少幹,而且不僅限於中國,印度、巴西、阿根廷、羅馬尼亞等等涉及這升級維護保養的國家和地區,萊比錫公司用類似的辦法幾乎是無往而不利,如若不然萊比錫公司也不可能在直升機專業維護領域闖出這麽大的名聲,並準備朝著專業直升機制造上邁進。

如今故技重施,萊比錫公司可謂信心滿滿,手到擒來。

結果……

騰飛集團根本就不接這個茬,以至於興致勃勃的約德爾等人連騰飛集團的門兒都沒進去,直接就被一句:“騰飛集團目前專注國內市場,沒有開發國外市場的想法。”給攆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