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錢從哪兒來的?

也難怪李斯特會如此失態,卡住騰飛集團的脖子他是沒這個能耐,更何況他也清楚,騰飛集團與中國軍方的關系密切,屬於那種大而不倒範疇。

換句話說,騰飛集團真要出點兒什麽狀況,是有人保,有人護的。

幾年前都沒辦法把騰飛集團的前身騰飛廠給拿下,李斯特也沒指望現在就能一口吞下,但吞不下不等於沒辦法。

既然大而不倒,那就利用資本和金融的力量將其分成若幹各部分,國家層面想要保護的,就讓國家層面拿去,美其名曰再國有化。

剩下的在用資本介入,重新整合,叫做市場化重組,如此這般,自己不但操作空間更大,在中國國內的阻力也會更小。

可想要達成這個目的,矛頭指向騰飛集團硬碰硬自然是不可取,都這麽多年了李斯特太了解莊建業了,真要針對騰飛集團下手,最好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既然如此,李斯特采取的是一種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騰飛集體這塊骨頭太硬,啃不動。

可圍繞騰飛集團建立起來的上下遊配套就不一樣了,由於騰飛集團崛起的太快,加之初期階段采用草莽式的競爭,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同時也為了將配套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騰飛集團除了極少一部分核心材料交給一流大廠外,絕大部分配套都交給二流或是三流廠家去做,甚至還有一部分交給東南沿海的民營企業。

這些企業盡管對騰飛集團唯命是從,但在李斯特的眼裏卻無意於是一群烏合之眾,正所謂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結果圍著騰飛集團的上下遊配套就沒一個好蛋,這已經不是叮那個的問題,而是該怎麽叮才能最大限度的讓自己吃的更多更舒服的問題。

在這方面李斯特投靠的華爾街資本顯然是此道的行家裏手,派出幾個咨詢調查員,買通幾名公知很快就把幾個關鍵配套廠家弄了個底兒掉。

很快李斯特便利用自己的資金與人脈網支持其他有競爭關系的企業對這幾家關鍵配套廠家瘋狂競爭,很快就讓這幾家配套廠陷入債務上惡性循環。

隨之而來的惡性通貨膨脹更是加劇了這一過程,令這幾家配套廠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李斯特的計劃很簡單,那就是等著惡性通貨膨脹繼續下去,這幾家配套廠堅持不下去倒掉,騰飛集團危機加深,讓幾位公知出面炒一波猛料,帶一波節奏,然後等著國內局勢拉美化後,與背後的投行一起組成抄底團,強行拆分騰飛集團,達到自己賺取超額利潤的目的。

為此,李斯特已經砸下去將近一億美元,用於所謂的競爭扶持那幾家配套廠的競爭對手,支付公知費用,甚至是投資某些地方建設,以便在官方層面上打壓這幾個配套廠。

效果自然是非常明顯,惡意的競爭加之嚴重的通貨膨脹,早已陷入債務漩渦的幾個配套廠的資金鏈瞬間便徹底斷掉,盡管面前為此生產但後勁兒越來越不足,很快幾家廠子就已經陷入半停產狀態。

李斯特相信,如果沒有新的資金注入,再有兩三個月的時間,就會有配套廠率先倒下,屆時騰飛集團為核心的產業配套便就會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瞬間坍塌,直至將騰飛集團這個最大的底牌徹底砸倒。

如果沒有嚴重的通貨膨脹,李斯特或許還會謹慎小心,但價格闖關來的就是這麽突然,惡性通貨膨脹就是這麽猝不及防,這不單單是民眾搶購,市場囤積居奇這麽簡單,國家層面的更加復雜,更加困難。

類似騰飛集團這樣大而不倒的企業國家或許還能救一救,那些二流、三流甚至是民營企業國家怎麽可能救得過來?

更何況類似的企業國內又不是沒有,甚至有些還是一流大廠,國家就更沒動力和必要去救了。

所以那些騰飛集團的配套廠除了死路一條別無他路,李斯特就是看中這一點,才會在茶餐廳中那般柔中帶剛,就是算準了莊建業在如何聰明,厲害,也沒辦法與資本抗衡,很簡單因為騰飛集團自己的現金流也很吃緊。

自顧不暇,還談什麽幫助別人?

哪成想,這才過了幾天,騰飛集團的上上下下數十家配套廠不但全部恢復生產,而且還是開足了馬力的那種,其中就有李斯特那幾家“重點關照”的配套廠。

這就讓李斯特在震驚之中發出靈魂三問,怎麽回事兒?什麽情況?莊建業難不成開了家印鈔廠?

不然的話,沒錢怎麽讓這些配套廠開工?要知道那些廠的債務、原料、工資等等,全都是要錢,大把大把的錢。

莊建業一沒有上市公司,二沒有專業的投資銀行,之前基於幫助的政府還被惡性通貨膨脹折騰的焦頭爛額,哪裏顧得上那麽多的配套廠,可他們偏偏就這麽開工了,如果莊建業不是開了個印鈔廠自己印鈔票的話,錢是哪兒來的?憑空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