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以市場為驅動力

在莊建業看來這是最經濟也是最有驅動力的辦法。

因為從八十年代開始,世界電子類產品的更新速度就進入了一個快車道,著名的電子產品更新叠代的摩爾定律便是這個時候提出的。

產品的快速叠代就意味著生產技術的叠代加速,如果采用以往的計劃經濟來統籌電子產品的話,可能花大錢投產的電子廠還沒產出,就已經落後於時代。

等著重新調研、評估、審核最後批準,可能沒等投產,相關的技術標準又落後。

正因為如此,過去的模式依然不適用於快速更新的電子類工業品,就必須引入更加高效的,更加靈活的方式,那便是以市場為驅動力。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市場的本質沒那麽復雜,就是為了賺錢。

而八十年代的中國擁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低廉的土地價格,嗅覺靈敏且吃苦耐勞的商人以及貫徹始終的優惠政策,幾方面疊加使得國內的代工成本遠低於世界其他國家。

只要從美日歐等西方發達國家進口先進的生產設備,配合國內的成本優勢,賺錢那是妥妥的。

以此為基礎,通過主幹廠以點帶面,從個別部件的代工、仿制再到自主創新,就會在周邊產生產業鏈的聚集效應,畢竟賺錢的事兒沒誰不願意幹。

所以不用人去領導,更不用督促,為了能賺更多的小錢錢,他們自己就會根據市場反饋,一步一步的跟新生產設備,逐步進口替代,把利潤一步步擴大。

只要主幹廠抓好質量把控,做好內外配套零部件的統一標準,形成良性競爭,不出十年一個集研制、生產、制造、加工為一體的規模化電子類產業集群便初具規模。

屆時除了個別的通信裝置、導航系統需要專業廠去生產,絕大部分的航空電子配件完全可以交給這樣的產業集群去做,不但效率高,成本也會控制的很好,再配合良好的產業標準和質量認證,超高的性價比就出來了。

正因為如此,莊建業不單單投了欒和平和寧曉東,還投了航空計算機研究所,反正從德國回來的秦紅軍也沒啥事兒,就掛靠航空計算機研究所在特區搞了個電子加工類的代工工廠,莊建業通過招商銀行給了四千萬的貸款,再加上航空計算機研究所技術支持,秦紅軍的廠子效益同樣非常可喜。

而莊建業所付出的不過是幾筆貸款而已,不但很快能收回來,日後還能收獲兩個給航電配套的生產基地,所以要說猴精猴精,欒和平、寧曉東和秦紅軍綁在一塊都比不上莊建業。

當然所有的一切都剛開始,能不能走到符合莊建業預期的哪一步還要等上一段時間,因此這一步的布局更像是莊建業下得一步閑期。

但這對欒和平和寧曉東可就太重要了,要知道國內能承接中高端電子類代工廠家也沒幾個,他們卻是其中之一,先不說走出的牌面兒有多風光了,單就地位而言也同以往不同。

尤其是寧曉東,本來就是野路子出身,這麽多年承銷過騰飛廠的早期產品,往特區倒賣過糧食,在雷州倒賣過汽車,還在閩省倒賣過家電,雖然錢賺了不少,可跟官方的主流群體總是隔了一層,反倒是和馬仔、小弟各地的幫派大哥越混越熟。

以至於說寧曉東都沒人認識,叫一句曉東哥,大家夥兒才恍然,原來是兄弟們的大哥。

剛開始寧曉東還覺得挺風光,可隨著年齡一天天增大,再加上這麽多年經歷過的人和事,總覺得這麽幹下去不是啥長久之計。

現在好了,合夥做電子類的代工工廠,寧曉東一下子就從昔日的帶頭大哥變成了頗有作為的青年商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算是半只腳踏進了官方主流圈兒。

至於欒和平就更不用說了,靠著中高端的電子類代工工廠,好好在他家那位老爺子面前刷了波存在感,據說還被他家老爺子拍著肩膀好一通誇,給欒和平高興壞了,從小到大被軍令管到大的老欒還是第一次享受這樣的待遇,激動的差點兒沒哭出來。

如此名利雙收,兩人對有事出主意,又是給貸款的莊建業不說感恩戴德吧,但心裏頭卻是記著這份情。

所以別說處理幾個不長眼的公知了,就是提著刀從浣城行政機關大院西頭一路砍到東頭兩人都不會皺下眉頭。

不是開玩笑,是真的很有這個沖動,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浣城在騰飛航空重組的問題上太不地道。

聽說美國麥道公司將要在浣城成立和資廠,生產飛機重要配件,浣城的幾位主要領導都快瘋了,合資企業,還是全球知名的麥道公司,只要一落地那就是妥妥的政績,於是他們那積極勁兒比自己娶老婆還要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