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在前去皇宮的路上,蕭清朗不由得想起了關於董家的過往。

看樣子,對董家懷有恨意的大有人在,而今日之事表面上是針對的皇上跟皇室。

可是仔細想來,更多的卻是給皇帝施壓,讓皇帝徹查此事,只要一徹查,莫說董瑞陽身上是否背負了見不得光的命案,只說別院以人血煉丹,而後將人害死藏屍之事就足以讓他丟了性命。

董瑞陽雖然沒有董貴妃跟董家已經逝世的老太爺那份野心跟手段,可是該有的頭腦也是有的。這樣做,根本不可能兩敗俱傷,只會讓董家徹底成為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

當今能容忍他逍遙這麽多年,未嘗不是因為他只一心享樂,而沒有費盡心思想要恢復董家往日的風光跟權勢。可是,一旦此時鬧到人前,他的好日子也就到了頭。

如此想來,此事應該不是他所為的。而放出流言的人,也絕不可能是他。

要真是這樣,那就真印證了蕭清朗曾經的猜想。恐怕董家,也不過是個遮掩罷了。董家這個障眼法之後,還有人在,而那人既是先皇忌憚之人,也是花相忌憚之人。

他心裏湧出各種猜測,最終就歸寂與茫然。

不是他們兄弟三人,不是董家,那還會有誰?那人目的何在?為何一次次的將矛頭指向先帝,甚至隱隱的有揭露先帝五十六年發生的事情的架勢。

這大周朝,除了他還會有誰,想要翻出那些陳年舊賬?

議政殿上,皇帝神情嚴肅,看著蕭清朗呈報的案情,心中翻騰著驚濤駭浪。

如今的情形,是他不得不嚴查此案。而若嚴查,那董瑞陽必然無法逃脫死罪,這般就與先帝遺旨有違。

他要是法外開恩,恐怕就會坐實了自己是為長生不死而殘害無辜女童的真兇的流言。可若是不赦免董瑞陽的死罪,那先帝甚至他的傳位聖旨都將成為一樁笑話。

在未查清先帝給那幕後之人留下什麽依仗,以至於他竟隱隱有顛覆大周的心思之時,皇室實在不能再添汙點。否則,被人借機生事是小,失了民心才是朝廷的災難。

其實若非忌憚著先帝,如今穩坐皇位,且有手握天下兵權的齊王跟掌管天下刑獄的靖安王輔佐,皇帝根本無需生出擔憂來。畢竟經歷了與北疆大戰後,大周幾乎將北疆百年來積累的財富皆搜刮了個幹凈,國庫充實,無論是戰還是和,都不會影響他的帝王之路。

可現在,因先帝的那些隱秘,他不得不謹慎行事。

皇帝冷眸微動,眯眼道:“董家如今除了董瑞陽,竟然再沒別的子嗣了。如此,倒是讓我們入了困局。”

說起來,這件事還是他派人做下的。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董家只要一日不根除,就難消他心頭之火,更難讓他心中安穩。所謂斬草除根,才是為帝最可靠的手段。

當年董家能力壓文武百官甚至險些廢黜他的太子之位,甚至在董家陰謀敗露後,還能求得先帝庇護,就難保他們不留下什麽翻盤的手段。

所以在登基之後,他就暗中派人以藥物損了董瑞陽的根本,使他難在有子嗣傳承。

這事兒,他並沒有瞞著蕭清朗,所以此時提起來,當然就沒有什麽隱晦了。

蕭清朗略作沉思,說道:“也並非是困局,一則聖祖微服私訪之時,曾在一處官衙說過世有大不赦之罪。其中有一不道之罪,凡滅絕人性者,視為大惡不赦的罪行。若嚴格說起來,只此一條,就可讓先帝所留的保董家血脈的旨意無用。二則是所謂董家子嗣,又非只指董瑞陽一人?當年董家老太爺妻妾成群,且在外又有諸多外室,若是有誰生出了肖想董老太爺的兒子或是女兒,那也是有可能的。”

聖祖之時所謂的十惡不赦之罪是確有其事,只可惜當時朝中新臣老臣勢力錯雜,大周又因剛剛立朝而根深不穩,所以此事最後也為被推行開來。

後來幾代帝王欲要重提,都因觸及權貴跟氏族利益而未能推行。

不過要是真追究起來,所謂為君者一言九鼎,縱然此法條未寫入律法中,可卻也是被聖祖提過不容置疑的存在。

至於第二種辦法,雖說先帝並未直接指名道姓要護著董瑞陽,可是實際上董家到這一代的子嗣唯有他一人。所謂的遺旨,也就是董瑞陽的保命符。

不過仔細思索一下,雖然這個辦法有些上不得台面,可是卻也好用。

天下之大,有相似之人不足為奇。更何況,董家老太爺當年,也的確是風流成性處處留情,外室青樓多有嬌妾美眷侍奉,所以要是在外有私生子私生女,也不足為奇。

更何況,尋一個私生女的代價,最多就是賞一些物件。比一個拿著先帝遺旨做免死令牌的嫡子來講,威脅要小的多。

因為事關重大,皇帝最終差人去尋齊王入宮一同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