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播出 第三更

要說本地台開播這件事, 廣播還是幫著宣傳過的,感興趣的人還是會調到頻道看一眼, 畢竟是新鮮事情,大家還是愛湊熱鬧。

要說開場也沒啥不一樣,正兒八經地講話,倒是女主持難得的漂亮,名牌上寫著韓月玲,倒叫人多看幾眼,尋思能搞出什麽花頭來。

開場第一條新聞是關於魚的。

滬市靠江, 甭管什麽季節,碼頭上五六點總是有人想趕頭一船撈出來的魚, 覺得新鮮,對菜市場的魚沒那麽喜歡,大家倒是更多買肉蛋菜。

趙秀雲一開始主要是想幫他們宣傳一下, 其實菜市場裏賣的也是活的,都是比散客們更早,從漁船批回來的。

有一位賣魚的攤主姓黃,前好幾天收到通知, 就張羅起來,居然在菜市場架鍋燒油,現場做一個紅燒魚片,非要節目組的人吃, 還打包票說:“老黃家祖傳的燒法, 味道一絕,來買魚的都可以學啊,現給你們做也行。”

是為把生意做大,啥都顧不上了。

聞著味道是真的香, 畢竟人家都做了,趙秀雲就尋思嘗一口,還別說,攝像機裏頭,她眼睛蹭地亮起來,一點不帶作假說:“非常好吃。”

表情太有說服力,有的吃飯晚的人家,看著電視就拍板說:“哪個菜市場,明天我也問問去?”

畢竟在哪買魚不是買,能順道學個菜回來也行。

在家看電視的一家三口早在媽媽/媳婦拍節目那天吃過了,現在想起來還流口水,實在是味道香,一般飯館裏頭賣的根本比不上。

苗苗還有點回味地砸吧嘴說:“爸爸,我們明天能吃魚嗎?”

方海只盯著媳婦那點笑容看,說:“行,給你買。”

很快就是第二條,是關於雞蛋的。

這條新聞比較巧,正好趕上人家在吵架,鬧著非讓電視台的人主持公道。

賣雞蛋的,有的論斤,有的論個,總價錢上其實差不離。

有位大姐是按個買的五分錢一個,回家一稱,八個雞蛋只有三兩,一般十個雞蛋一斤,她就覺得自己買虧了,非要來找小販理論。

小販覺得自己是明碼標價賣——價錢還不是她定的,現在都是統一價,得和各國營單位持平,頂多是不收票可以貴個幾分幾毛,但要想有生意,基本都賣得差不多。

而且像她這樣論個賣,那可一個一個都是買家親手挑走的,買的時候不說,回過頭又來找,講句難聽點的,她怎麽知道還是不是她的雞蛋。

反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趙秀雲沒幫著調解,倒是市場管理處的人上場。

因為前些年種種原因,執法人員的名聲一向不太好,外間其實都在傳他們私下還收“保護費”,其實根本沒有的事。

畢竟受賄十塊錢就得去勞改,幾乎是一舉報一個準,誰也犯不著啊。

這次節目也是替他們正名一下,人家下大力氣配合,務求表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連今兒出鏡的人都是精挑細選的。

兩個字,精神。

腰板挺直、眉目有神,好家夥,事主架都不吵了,就盯著小夥子看。

現在哪家的電視不是一堆人圍著看,那叫一個議論紛紛,有的前頭看吵架就直吆喝,都是大馬路上有什麽熱鬧都要去湊的主,恨不得人就在現場,都趕上看《鍘美案》的勁,想進裏頭給斷案。

誰看電視看得像今天這麽熱鬧,一傳十,十傳百,尤其是最後還有本周菜市場價格播報,大家聽得聚精會神。

這也是剛想出來的辦法。

主要為了方便市民,畢竟現在大部分東西還是憑票買,菜市場的東西又不要票,價格總會給定得高個幾分幾毛的,還得按季節定,再趕上門路廣些的,賣本地不太有的水果蔬菜。

總之菜市場是很便民的地方,也讓大家別再在菜站、肉站大排長龍。

現在什麽消息都不方便,靠口口相傳,菜市場雖然大,從頭轉到尾什麽都能賣上,但有的人先入為主就覺得私人的東西貴,平常根本不往這邊來。

也導致什麽巷子口、家屬院門口的無證小攤販猖獗,其實賣的價格都一樣。

而且流動攤販,哪有官方的有保障,可以說市裏幾大部門,都為如何響應政策鼓勵個體經營,又最大程度上不要影響城市的方方面面,做最大的努力。

這期節目可以說目的達到了,不管是各部門還是電視台,只看第二天的討論程度就可知。

方海還想去買魚吃,魚骨頭都沒輪上。

反而是媳婦下班提回來一飯盒滿滿的魚片,說是人家特意送到電視台的,一句話沒說撒腿就跑。

台長想著“開門紅”,本來要張羅著吃飯,索性去把錢結了,當作福利發下去。

跟同事吃哪有跟家裏人吃得香,趙秀雲飯盒蓋子一掀開,說:“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