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宣傳 小學門口這條路,一共修了兩個月……(第2/2頁)

方海說:“灶王爺請勿見怪啊。”

夫妻倆說說笑笑是在廚房,走廊上經過的人都能看見,不過這一層也就三戶,打隔壁孫建民調到雲南以後,又搬來一位新鄰居,打的交道少,就不提。

另一邊的張姐是常來往的。

張姐在菜站上班,偶爾有點好菜都會給趙秀雲留點,今天是冬天裏少見的嫩大蔥,趕緊給她送過來。

也沒進門,隔著窗遞進來的。

趙秀雲說:“姐進來喝杯茶再走吧。”

”不用不用,你們這不忙著呢嘛。”

“這算什麽忙,坐坐坐,咱倆嘮嘮。”

到底把人請進門,方海關上廚房門咚咚咚剁。

趙秀雲把手洗幹凈,泡茶上瓜子,問:“今兒怎麽這麽早?”

不到菜站下班的點才對。

“嗐,都去得早,生怕買不到,一開門就賣個幹凈。”

這年頭,到哪買東西都是這樣,趕上夏天還好些,冬天裏頭,半夜三點就能看見什麽供銷社、副食品店前頭人影綽綽,要不都說售貨員是最好的工作。

拉閑話、說新聞,甭管男女老少,坐下來就是這樣。

張姐嘮著嘮著說:“隔壁王娟你還記得吧?”

趙秀雲其實有時候都忘了,孫副師說到做到,去年沒出正月就去雲南,都說是放不下兩個在那插隊的孩子,情願級別降一些都要去,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是怎麽回事。

王娟和家屬院人不大來往,大多頂多說兩句,過一陣子,就像這個人沒出現過。

但提起來,肯定是都還記得的。

她應道:“記得。”

張姐先鋪墊說:“我家二小子,不也在雲南插隊嘛,和她家的正義、倩倩一個農場,但不是一個隊,那邊的農場都老大我跟你說,種的也……”

要說張姐說新聞,有一個缺點,愛跑題,滿家屬院論會說,還數陳秀英。

趙秀雲耐著性子聽一會雲南有啥特別的,又聽她兒子的艱苦奮鬥故事,眼看這瓜子磕下去半袋,水都加二回,才說:“姐,您還是先說王娟吧。”

張姐回過神來,說:“哎呦,你看這嘴啊,老拐。”

她說:“王娟離婚了。”

離婚?

趙秀雲坐直了問:“她提的?”

按說這種事,也該沒人知道,但張姐隨軍輾轉過好幾個地方,前幾年正是在雲南,她也是個好奇心重的,正好給一位故交寄些只有滬市買得到的東西,順便打聽一下。

那位故交,好巧不巧正住在王娟他們雲南的家的對門。

世界就是這麽小,張姐一拍大腿說:“哪能啊,老孫,你也知道,這離婚要上頭批報告,她愣是鬧著不肯,當地婦聯去調解過好幾回,連兩個孩子都回來勸,他硬是要離,還豁出去要打轉業報告。鬧到這份上,當然是離了。”

稱得上是不歡而散。

張姐也唏噓說:“我當時瞅著老孫這麽大年紀娶她,肯定是愛得不行,現在想想,男人嘛,估計是圖個新鮮。”

愛得不行這話,用在誰身上都合適,用在他們,趙秀雲心裏搖搖頭,沒說出來,跟著附和幾句。

張姐也不愧是家屬裏的老人,什麽都不知道,又說:“要說老孫也夠癡情的,他前頭那媳婦是童養媳,據說也不大好看,但他早年在外面打仗,都是這個小媳婦幫著操持家裏,人難產沒了,他咬著牙一直沒再娶,自己把兩個孩子帶大的。不然他這級別,可是香餑餑,哪能到王娟啊。”

婦女們對這種守得住的人都頗有好感,趙秀雲也是頭回聽這段,一聲嘆息說:“他也不容易。”

“可不是。”

又嘮幾句,到做飯的點,張姐趕快回家。

趙秀雲進廚房跟方海一邊轉述,一邊擀餃子皮。

方海說:“你說我當時是不是不該去跟他說?”

不然也不至於鬧成這樣。

趙秀雲不這麽覺得,說:“我看他一早就想離。”

有沒有這件事,都是要離的。

她還有一句私房話,想想還是說:“王娟還是大姑娘。”

結了婚的大姑娘?怎麽可能。

方海猛地搖頭說:“她還能跟你說這個?”

趙秀雲看得仔細,一臉篤定道:“絕對是,婦女們在一塊什麽話都敢說,她那樣子一看就是沒經過事。

她沒結婚的時候也這樣,結過婚完全不一樣。

方海不關心這個,湊過來問:“都說些什麽啊?”

他咋不知道,媳婦還有這臉皮啊。

笑笑笑,笑成這樣做什麽。

趙秀雲沒好氣地踩他一腳道:“包你的餃子。”

方海吃痛,“嘶”一聲說:“過年不打孩子,專打你男人是吧?”

他發狠說:“晚上我倒要聽聽,你們都說些什麽。”

趙秀雲瞪他一眼,擀面杖差點揮上去,比劃一下說:“閉嘴。”

就是臉都紅到脖子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