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閱讀理解 “毀滅吧,趕緊的。”(第2/3頁)

不論是青山下的村民投靠大師,還是盜神出現在寺廟裏,似乎都在推翻曲夏白自己之前的結論,都在告訴他,這個大師確實不簡單。

而他,之前卻差點被對方蒙蔽了,只以為對方是個普通的僧人。

這讓曲夏白無法保持完全的鎮定,也正在這種情況下,他之前才會不小心說出了“佛珠物歸原主”這種大師並沒有面對面對他說的話。

現在他已經說錯過一句話了,曲夏白不希望自己說錯下一句。

“還請大師明示。”於是他問。

這話符合曲夏白的人設,同時也不至於被對方帶著走。

“清者自清。”易芒道。

所以摯友啊!我是清白的!我真就是個普通人而已,現在的一切都是巧合!

“現在的一切都不過是巧合罷了。”易芒繼續道。

說罷,易芒很是專注的望著曲夏白,曲夏白停頓了片刻才道:“曲某不太明白大師的意思。”

易芒有些失望,微微垂眸,轉頭繼續坐在蒲團上,自閉去了。

很顯然啊,他的摯友,沒了!

而他多說的這幾句話,則在玄濟和天二十的心裏留下了諸多的想法。

“佛珠?”佛珠早就被大師用來保護玄濟而毀掉了,玄濟是想要搞一串來還給大師,但是普通的佛珠如何配得上大師,所以他一直還沒有找到合適的。

大師怎麽會突然對曲夏白說起佛珠,而且還說的是“佛珠物歸原主?”

反而是應風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什麽。

當時大師說這話的時候他也在場,第一句話大師是對他說的,於是他去偷了平安符發生了後面的事情。

那麽如果佛珠是對曲夏白說的,那佛珠這事情肯定就和曲夏白有關系,當時恰好就是曲夏白點了說書先生說自己攜帶秘寶的故事之後,而所有人都不知道那秘寶到底是什麽。

難不成那秘寶居然就是一串佛珠嗎?

天二十注意到了應風的反應,猜到這人大概知道大師說的到底是什麽意思了,於是示意了一下玄濟。

玄濟望向應風,應風啟唇卻沒有發出聲音,玄濟讀唇語發現他在說:“秘寶。”

玄濟瞬間了然!

秘寶是佛珠!那後續那句物歸原主,難不成那佛珠也是大師的!

那大師為何要同曲夏白說這話?再想到大師後續的那句話“清者自清”,應風是無辜的,秘寶他沒有偷走!

大師在所有事情發生之前就知道了一切,他在提醒曲夏白,告訴對方如果在開始之時就將佛珠物歸原主,後續將什麽事情也不會發生。

大師在給對方回頭是岸的機會!

而且就在這當頭,在應風出現的這一刻,大師還想讓對方回心轉意,但是聽到對方裝傻的言論後,大師放棄了,所以大師才會失望回到了佛像面前念經!

玄濟終於把一切的一切都想明白了,也知道了大師接下來想讓他做什麽了。

雖然不知道曲夏白是個什麽情況,但是顯然,對方是個雙面人,人前一套人後一套,還賊喊捉賊。應風出現在寺廟裏,多半也是對方搞得鬼,就是為了汙蔑大師,讓武林人都以為大師善惡不分,包庇和掩護一個盜賊。

這樣一來他自己就可以站在大義上了。

大師那句“現在的一切都不過是巧合罷了”明面上是肯定句,其實是疑問句,是在給曲夏白最後的機會,他想告訴曲夏白,這一切不是巧合,我已經知道了,你若是現在回頭還來得及。

可惜啊,對方實在是愚鈍,又或者說沒有他們這般有慧根,領悟不到大師的意思啊。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揭露曲夏白的真面目,將秘寶佛珠物歸原主,那是大師的東西。”

天二十點頭,用內力傳音回答:“那山洞我同另外一個人去過,佛珠我們是沒發現,但是山洞是大師引導我們去的,東西應該就是大師留下的,那佛珠必然是大師的,我們一定要拿回大師的東西。”

倆人同應風對了個眼神。

應風之前和倆人合作過一次,一看那眼神就猜到了什麽情況。

大師什麽都知道,之前他的兩個徒弟就曾幫他做事,所以大師一定告訴過徒弟他什麽都沒偷的事情了。而如果他沒有偷,要不然就是別人偷的,要不然就是曲夏白的秘寶根本沒有不見。

應風覺得,那秘寶應該就在曲夏白身上,畢竟他這個盜神都沒有找到的秘寶,他不相信別人能從曲夏白身上偷走。

加之大師之前和曲夏白說的話,現在想來,全都在暗示著。

大師甚至已經告知了應風這次他們三人的行動必然成功。

就是那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對於曲夏白來說,那就是好事變壞了,而對於應風而言,大概就是壞事變好了。

三人一拍即合,準備揭露曲夏白的真面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