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陽謀

如果趙桓單純只是提出要建一座新城,哪怕趙桓對新城的要求是夠大夠堅固,那秦檜和丁宏只會笑呵呵的應下來,根本不會像現在這樣兒滿臉駭然外加一臉懵逼。

因為趙桓對於新城的要求是“壯麗”!

漢高祖八年,老流氓劉季從櫟陽到鹹陽,發現丞相蕭何已下令營造了未央宮,宏偉壯麗,異常奢華。

然而面對劉邦的責問,蕭何的理由是:“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宮室。且夫天子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

簡單點兒說就是天下未定的時候你住豬圈都沒人管,現在你丫是皇帝,富有四海,你住的地方太寒酸了會有失大漢的臉面,不夠壯麗,就不夠彰顯你漢家天子的威嚴!

現在趙桓提出來營建新城,而且對新城的要求僅僅是“壯麗”兩個字,那麽官家的意圖也就呼之欲出了——

以順天府為新都!

如果是其他的皇帝,還可能只是把析津府擴建成順天府,然後以之為北都——大宋本身就有東、南、西、北四京,但是在收回了燕雲十六州之後,大名府的地理位置就有點兒尷尬,不太合適繼續作為大宋的北京。

但是當今官家跟歷代官家能一樣嗎?

遲疑了一番後,秦檜還是抱著萬一是自己領會錯誤的僥幸心理躬身道:“官家之意,可是?”

“不錯。就是秦卿想的那樣兒。”

趙桓笑眯眯的道:“朕打算遷都順天府。”

“官家不可!”

秦檜躬身拜道:“順天府四戰之地,無潼關秦嶺之險,無秦地百年民心。以之為國門尚可,以之為都城則險。更何況,朝廷久在開封,冒然遷往北地,只怕也多有不便之處。”

這個倒是事實——

除了早些年間跟遼國反復戰爭所導致的河北困頓之外,還因為當年毒書生李垂寫了一篇《導河形勝書》,大宋進行從仁宗到神宗再到哲宗,三代皇帝上演了一出三易回河的好戲,結果就是河北、山東和蘇北大糧倉徹底被破壞,很多地方都處於千裏無人煙的狀態。

別的不說,光是從人口、經濟、教育等各方面考慮,順天府就沒辦法成為新的都城。

然而趙桓卻笑著擺了擺手,說道:“就因為這裏是國門,所以朕才打算以後遷都此地。身為天子,不守國門卻在汴京花天酒地,成什麽體統?

還有,這裏不是無險可守。正所謂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有大宋萬萬百姓的民心,何處都是天險。失了民心,險如秦嶺,雄如潼關,又有什麽用處?

更何況,方才秦卿也說了,這裏乃是四戰之地。正因為如此,朕才好帶兵去掃平草原,讓中原以後再無北地之憂。”

“但是草原好打不好管。”

丁宏也站出來反對:“武帝兩征漠北,匈奴遠遁萬裏,可是草原依舊是中原的心腹之患。草原之民不同我中原之民,打得過就南下劫掠,打不過就遠遁萬裏,伺機重來。民間常說有千日做賊無千日防賊,不外如是。

即便官家遠征漠北,草原之族遠遁萬裏,可是千百年後呢?草原不適宜耕種,不便築城。以順天府為國門,胡馬一旦越過長城,順天府又該如何?更何況,遷都之事本就非同小可……”

“丁知府所言不錯。”

秦檜也附和道:“如今重造魚鱗黃冊之事尚未完成,《大宋律》尚在修訂之中,臣以為此時並非遷都的好時機。”

趙桓卻笑道:“朕是打算遷都,卻不是要立即遷都。這順天府先以北都的名義修著,待時機成熟了再說。”

時機成熟?

聽到這四個字之後,秦檜忽然心中一動,躬身道:“官家聖明。”

就在趙桓還沒想明白自己哪兒聖明的時候,秦檜又強拉著還想要繼續勸諫的丁宏一起告辭離開。

出了行轅,一直掙脫不得的丁宏才恨恨的甩開秦檜拉著自己的手,怒道:“你強拉我出來幹什麽?遷都之事豈同兒戲?”

秦檜道:“誰說官家一定要遷都的?”

聽秦檜這麽一說,丁宏頓時一臉懵逼地問道:“不遷都?若是官家不準備遷都,又何必讓我們營建什麽順天府?”

“這才是官家的高明之處。”

秦檜捋著胡須道:“若是官家真個想要遷都,又怎麽會在經過朝堂討論之前就先讓你我營建新都?官家此舉,不過是打算借你我之口,將營建新都的事情宣揚出去。”

“借你我之口,將營建新都的事情宣揚出去?”

丁宏這下子更懵了:“若是提前將此事宣揚出去,豈不是給朝堂諸臣提前想好應對之策的時間?”

說完之後,丁宏忍不住一拍手,叫道:“不錯,正是應該提前宣揚出去!既然你我二人無法勸阻官家,那便讓朝堂諸公們也都提前知曉,正好能趁著官家回京之前先想好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