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武德豐沛啊~

“朝堂,還有整個士林,甚至包括宗室還有將門,都在盼著侄兒能收回成命。”

趙桓道:“一旦侄兒收回成命,就等於侄兒向他們低頭認錯。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再一次回到仁宗皇帝時的局面。”

“仁宗皇帝也沒什麽不好啊?”

孟太後道:“天下誰不知道仁宗皇帝是個好皇帝?難道官家覺得仁宗皇帝不是個好皇帝?”

“寬仁少斷,庶無定志,這樣兒的皇帝對於官員來說絕對是個好皇帝。”

趙桓一邊輕輕的給孟太後捶著肩膀,一邊說道:“可是啊,他忘了他是握秉乾坤,言出法隨,興亡繼絕的皇帝!

寬以待人,善於納諫,這固然是優點,可是任憑遼國敲詐,坐視西夏建國,還有儂智高之亂,單只這三件事……”

後面的話,趙桓沒有直接說出來。

孟太後卻笑了起來,伸手拍了拍趙桓的手之後笑著說道:“你啊你,好好的仁宗皇帝你也編排!不過,也是你說的這麽回事兒,要是這大宋歷代官家都像你一般殺伐果斷,那也沒什麽遼國金國了。

可是這話又說回來了,這世上又哪兒官家這麽教訓人的?常言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可官家你這是殺敵八百,自損一萬啊?”

“這您可就錯啦。其實啊,把屠龍術遍傳天下對於大宋來說其實沒什麽壞處,可是對於朝堂和士林中的某些人來說可就難受的很了,因為再想裹挾百姓,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趙桓道:“這些人啊,一個個的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替自己考慮,替家人考慮,替宗族考慮,可是就很少有人願意替百姓考慮。

就說這次生員哭廟的事兒吧,表面上是有人串聯起來想要迎回上皇,可是實際上,根本就是有人想要借機生事,把矛頭指向社學,慢慢的再把責任都推到侄兒的身上。”

“社學?”

孟太後皺眉道:“不是說要為往聖繼絕學麽?官家廣開社學是好事兒,怎麽……這利益二字,當真是害人不淺。”

趙桓嗯了一聲,又接著說道:“還有報紙上刊登的那些文章也是一樣。無論是那些說應該對刀劍嚴加管制的,還是那些說我大宋武德不振,應該徹底放開刀劍管制的,其實這些人都一樣,都是想借機生了亂子,好把矛頭指到侄兒身上。”

孟太後呵呵笑了一聲,說道:“你少在這裏糊弄哀家,你當哀家不知道,那報紙根本就是控制在皇城司手裏的,沒有你點頭,上面能發表這些亂七八糟的文章?”

“您這就是冤枉侄兒了。”

趙桓揉了揉額頭,說道:“那些文章確實是侄兒讓人發表出來的,因為侄兒也想借著這些人的文章,讓這些人自己先鬥起來。

可是,無論這些人是要求加強刀劍管制還是說我大宋武德不振,其實都沒安什麽好心眼兒。”

“難道不應該加強管制麽?”

孟太後遲疑道:“還有,我大宋武德不振好像也是事實吧……”

“刀劍發給生員們在學校練習,並不允許帶出學校,這有什麽好管制的?”

趙桓道:“至於說我大宋武德不振的,那就更是無稽之談了。真正武德不振的,是朝堂,是大宋歷來重文抑武所造成的軍隊不振,至於民間,兩個村子之間能出動上百人械鬥,動不動就死傷一大片,這也能叫武德不振?”

孟太後這就是典型的沒見識。

比如源遠流長的械鬥——這種事情自打中原堂口成立之後就一直存在,直到千禧年的時候還能暴發參與人數六千多,重傷12人,輕傷37人規模的械鬥。

如果換成準備硬剛美帝和蘇修的那些年,會操作槍械、火炮、高炮、坦克的牛人更是遍地都是,兩個村子械鬥都特麽能出動五六半,甚至還能玩出搶占制高點、必經之路埋雷之類的戰術。

網上說毛子徒手打斷狗熊三顆牙之類的段子聽聽就好,中國人之所以沒人幹這種二彪子的事兒,是因為中國人幹的事情更過分!

這麽說吧,當年那些人,只要給他們陸軍的武器裝備和空中支援,讓這些人去解放台灣是綽綽有余的。甚至在只討論地面戰鬥的情況下,這些人能順道把漂亮國也給解放……

大宋民間的武德也沒差到哪兒去。

在大宋的小朝廷制度下,在民不舉官不究的習俗下,大規模小規模的械鬥從來就沒少過,更別說此起彼伏的殺官造反受招安了。

再加上大宋不禁結社,什麽弓社甲社馬社之類的都能合法存在,連步人甲這種東西都能合法擁有!真把老百姓逼急眼了,這些人只要裝備起來就能跟大宋的禁軍對著幹!

武德不振?

武德不振的是趙家慫蛋皇帝和朝堂上的懶蛋大臣,民間的武德可是豐沛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