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這桌子還得掀!(第2/3頁)

“這汴京城才是大宋的京師,亳州不是,以後誰想把奏疏送到亳州,那就幹脆趁早滾去亳州,別留在這汴京城裏礙眼。”

一場又一場的大勝,徹底豎起了趙桓在軍中的威望,也讓趙桓徹底看清楚了朝堂上的大宋明公們都是些什麽玩意兒。

完顏宗望剛剛跑路才幾天?這特麽的還沒徹底解掉太原之圍呢,現在就有些人已經坐不住了,迫不及待的把奏疏抄送亳州給趙吉翔!

更惡心的是,之前帶著心腹一起卷錢跑路的趙吉翔不僅大大咧咧的收下了那些奏疏,還特麽堂而皇之的在亳州處理起了政務,儼然一副在亳州聽政的模樣!

眼看著趙桓直接開炮了,剛剛遷任吏部尚書不久的李若冰也扭頭打量了朝堂眾臣一眼,然後躬身拜道:“臣,李若冰,有本奏上:

向時完顏宗望兵臨城下,張勸並衛仲達、向大圭等五十六人棄官而逃,現在這些人又堂而皇之的站在朝堂之上,也是這些人將奏疏送往了亳州,與這般敗類為伍,臣深恥之。”

趙桓一聽,頓時就樂了——

如果不是李若冰站出來,趙桓還真就沒發現早先棄官而去的張勸等人又站在了朝堂上。

這些沙雕是什麽時候跑回來的?誰給他們的臉?

“另,臣要彈劾官家見事不明。”

就在趙桓打算對張勸等人下手的時候,李若冰卻又接著把矛頭對準了趙桓:“我大宋如今官浮於事,僅吏部便有正職吏部尚書、知吏部、權知吏部、同知吏部等職,其他諸部乃至於樞密院亦然,可謂之曰冗官。

朝中諸臣似張勸、衛仲達、向大圭等輩多有送奏疏往亳州者,若上皇在亳州批復奏章,亳州是朝廷又或行在?將置官家與汴京朝堂於何地?

若亳州為行在,官家於汴京理政,上皇於毫州理政,則是為冗政。

如今官家不見冗官、冗政之患,一意親征太原,卻不知我大宋之患不在金國,不在西夏,而在心腹之間耶?請官家明鑒。”

趙桓曲指敲著龍椅上的扶手,望向李若冰的目光中也滿是贊賞:“這事兒是朕疏忽了,李卿彈劾的對。”

嗯了一聲後,趙桓又接著道:“張勸、衛仲達、向大圭等五十六人既棄官而逃,此時便不該出現在朝堂。拖出去,廷杖三十,全家流放嶺南。

另外,李卿所說的冗官之患,朕此前也多有考慮,只是太原之危未解,此事暫且擱置下來,待解了太原之危後再做處置。”

待李若冰躬身應了之後,王宗濋這個殿前司都指揮使便站了出來,揮手示意殿前司的士卒把張勸、衛仲達等人都拖了出去。

殿前司的士卒已經熟練的掌握了廷杖這項業務技能,不多時便回報說張勸等人沒挺過去。

趙桓卻是不以為意,只是嗯了一聲後對群臣說道:“朕,打算禦駕親征,以解太原之危。”

鶴爐的鶴嘴裏升騰起一陣陣的煙霧,淡淡的檀香味兒彌漫在紫宸殿裏,十二旒冕冠下的趙桓嘴角含笑,朝中大臣們一片嘩然,紫宸殿裏的氣氛也十分壓抑——

自打趙桓穿越過來之後,紫宸殿裏已經很久沒開過大朝會了,最近這段時間的大朝會都是在城頭上開的。

如今官家他老人家好不容易在紫宸殿裏開個大朝會吧,結果是一大堆的官員倒了大黴,或是被罷官去職,就連白時中這個當朝太宰都被扔到了大牢裏裏等死,張勸等人更是被王宗濋手下的鷹犬們活活打死。

即便是這樣兒,大宋的這些明公們也捏著鼻子忍了下來——隨著趙桓一次又一次親自帶兵挫敗完顏宗望所累積的聲望,再加上無心主導的東輯事廠又一直在汴京城裏扇風點火,使得朝堂上的大臣們根本沒有膽子再和趙桓做對。

趙桓說要幹完顏宗望一梭子,那就幹,趙桓說讓朝堂上的誰誰誰滾蛋回家,那就讓誰滾蛋回家順便再換個趙桓中意的人選,哪怕是趙桓要把金兵俘虜都築成京觀,朝臣們最後也依著趙桓的要求築了。

但是今天,朝堂上的大佬們,尤其是那些投降派以及議和派的大佬,都覺得不能再慣著趙桓胡作非為了。

堂堂的大宋官家,居然想要禦駕親征太原?

大宋開國至今,禦駕親征過的皇帝一共有三位,太祖皇帝還好說,太宗皇帝依靠騎驢漂移的絕技在高粱河一戰成名,真宗皇帝澶淵之盟勝而不勝又不敗而敗,除此之外就再沒哪個皇帝敢禦駕親征,現在你趙桓趙官家居然想要帶兵去硬剛完顏宗瀚?

這特麽的,就算你剛把完顏宗望打出屎來也不行!那完顏宗瀚又豈是完顏宗望能比的?

既然現在已經連續擊敗了完顏宗望好幾次,那就應該鞏固戰果,就算不趁著現在完顏宗望實力大降而議和,那也應該趁機加強汴京的防禦,親征太原算怎麽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