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第2/2頁)

而妖族,根本就是另一族類,所以才不死不休。

葉行遠多讀典籍,有神話說,人、妖、蠻乃是上古三族的後裔,原本妖族占天,蠻族占地,人族只能在其中掙紮求生。後來人皇出世,絕地天通,方才給人族掙來了一線生機,但具體如何,人間的典籍語焉不詳,聖人也不多說。

聖人有明言,“不語怪力亂神”,便是如此。葉行遠估計若想搞清楚這個世界的真相,真的飛升仙官,登上天庭仙籍之後,才有機會。

不過這些事都是後話,現在要擔心的還是目前,如今苦渡城的情況已經不可抑制的向另一個方向轉變。戰況不再會有可怕的膠著,而將是拼死的戰鬥,到底能否了結子衍君的心願,得到他的認可,獲取五德之寶,那就是看這一回了!

第二日,蠻族果然開始不惜犧牲的攻城,又恢復了最初幾日的烈度。城中雖有準備,但確實人馬都已疲憊,上午猝不及防之下,有幾處都被蠻族的小分隊登城成功,四處烽火。

這一日城內守軍的損失超過了之前數日的總和,就連黑翼軍都陣亡近百人,其余城防軍與壯丁死傷三百余人,到夜間城內一片哀聲,滿街縞素。

葉行遠巡城經過,每聽到婦孺哀呼,都是心中震蕩。他知道若不是自己一再施展手段,這些犧牲或許不會那麽早,蠻軍若是放緩攻勢,他們可以多活一兩個月。

但就算多活一兩個月,等待著他們的仍然是修羅地獄,葉行遠知道自己既然已經做了選擇,就必須讓心腸更硬起來。

子衍君的態度,也是如此。他一旦做了決定,倒是比葉行遠更有決斷。雖然他也同情那些逝去的百姓,但每到一處,總是慷慨激昂的鼓勵,告訴他們必須依靠自己的雙手來保護親人。

葉行遠贊嘆道:“子衍君已得賢人之本也,行事不違其初心,此次苦渡城之劫他若是能順利渡過,或許還真如史家所說,可以繼承聖人衣缽,甚至頂了復聖之位。”

子衍原本就是聖人最欣賞的弟子之一,他之所以郁郁而終,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為苦渡城的心結。這可以說是連聖人都未曾經受過的考驗,對他來說未免太過艱辛。

但如果他能夠在死後世界,超脫生死,領悟聖賢之道,也許可能卷土重來,再進一步。

畢竟對這些得天獨厚得聖人庇佑的弟子來說,本來就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機會——至少一般人死後歸於陰司,連神智都未必能夠保全,更哪裏談得上更進一步?

而從高華君、子衍君的情況來看,他們的陵墓受到敬拜,神魂相對獨立,在自己的死後世界不能說是安眠,但也在一次次檢討自己的錯誤,尋找更好的解決手段。

一旦他們突破自己的桎梏,便已經到了通達的聖人之境,或許便可直追先師,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聖人、賢人到底是什麽樣的存在,葉行遠並未真正理解,但可以想象,他們的自由和能力,絕不會比飛升的仙官更差。可惜聖賢出現的機遇,大多都在上古,近世人心不古,再難有聖賢般純凈的心靈,只有先登天界,再求其道。

但葉行遠隱隱也覺得,尋找聖人靈骨、收集五德之寶的過程,對他來說同樣也是一次求道的過程。他不但能夠幫助高華君、子衍君以及其它賢弟子,自己的精神境界也有可能得到極大的突破。

這就比單純獲取聖人靈骨,順利挺進官場,來得更多了一步。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葉行遠深以為然,他相信自己在苦渡城這段艱苦的經歷,絕對不會對將來沒有幫助。

蠻族的進攻依然猛烈,傷亡愈來愈重,但苦渡城中,已經沒有人會在退縮。包括子衍君、令狐喜、葉行遠等人在內,他們都已經下定了決心,要與蠻軍決一死戰——全城的百姓,也漸漸明白了自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