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葉行遠腦中靈光一閃,笑道:“你的意思是說,若是我能在蠻騎合圍之前入子衍墓,得其認可,獲守城之妙。當前之困局,便不在話下?”

他略略思索,搖頭嘆息道:“只可惜如今已經錯過這個機會,大敵當前,哪有這個余裕?”

天下間以守城聞名的統帥,三千年來子衍至少也能排進三甲。他雖不以武勇見長,攻城野戰也沒聽說有什麽建樹。然則守土從來不失,以至於後世處於守勢的名將,都會在戰前祭拜子衍,以求保佑。

要是葉行遠的時間更充裕些,在妖蠻攻擊之前先去子衍墓取了寶物,或許就能在學得子衍的秘法。就算只得子衍本事的十之二三,應對這千余蠻騎攻城,必可再多幾分把握。

但這只能說是理想,子衍的考驗究竟是否為苦渡城之圍,葉行遠都尚且不能確定,至於自己能否通過考驗,更是心裏沒底。在此兵臨城下之際,哪裏會有此僥幸之念。

李夫人認真道:“不然,與高華君死於鄉中不同,子衍功業不凡,又是戰歿於陣前,時人便有不少筆記記載他落葬之時盛況。其中至少有一部失傳的《子衍子兵法》陪葬,傳聞其中詳述守城三十六秘法,可當百萬雄兵。

子衍本想以之傳世,但臨死之前,又悟聖人教誨妙諦,知兵者不祥,此兵書非到出世之時。便藏於墓中,以待後世有緣之人。”

聽李夫人一說,葉行遠也想起來歷史上似有記載。後世梁朝大將孟光追亡逐北,封狼居胥時曾路過子衍墓,還曾在墓前拜祭,求取這本兵書。

子衍之靈當時現身,言道孟將軍攻必克,戰必取,不必學這守城之法,故而未曾得傳——這段故事記載在《梁書·孟光列傳》中,乃是不折不扣的信史。

葉行遠心中一動道:“這麽說來,確實有《子衍子兵法》這種東西。難道我便是前世賢人所說的有緣之人麽?”

李夫人點頭道:“大人已得裴將軍之刀,高華君之靴,聚集五寶當是天意。更何況如今瓊關縣危局,正是急需守城兵法出世之時,大人若無緣,那何時才能算有緣?賤妾正是想到了這一點,這才夤夜而來,為大人謀劃。”

葉行遠起身踱步,他在城中已經盡可能做了萬全準備,將想得到的守城手段都一股腦兒用上了。他雖然並不精通戰事,但以領先數千年的見識必然能給那些圍攻的蠻騎帶來大大的驚喜。

在此前提下,一部三千年前的兵書,對他是否有意義?可正如李夫人所說,此時機緣實在是難得,似乎正合預言。軒轅世界的規則乃是聖人所定,若是能得其弟子之助,真可說是如虎添翼。

葉行遠躊躇道:“夫人所言甚是,只是如今情勢危急,蠻騎又團團圍城。吾若擅離職守,只怕引起城內百姓恐慌。何況前往子衍墓的道路已經封閉,只怕來往不便……”

李夫人噗嗤一笑,面現梨渦,輕聲道:“大人操心縣事,竟然忘了死去世界時辰與外界不同,我們在高華君墓中耽擱數日,也不過是風雪一夜罷了。

子衍墓中就算遭遇苦渡圍城,亦然是一夜間事,天明即回。至於通達之法,大人難道忘了從高華君手中習得的土遁之法?”

葉行遠當然沒忘掉土遁神通,他在圍城之際不願棄城逃跑,一方面是因為胸中那古怪出現的正義感作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逃命的底牌,縱使城破也有脫身之道,所以才能氣定神閑。

這一門神通雖然仍舊不甚精通,但神不知鬼不覺的通過封閉的城門與往北的道路,一直抵達子衍墓前,應該是難度不大。

李夫人也自有秘法,不必擔心她同行的問題。葉行遠思忖再三,下了決心道:“既然如此,事不宜遲,我們這便前去。雖然準備不曾充足,但此乃難得的機緣,錯過未免可惜。”

如果沒有蠻騎攻城這一事變,葉行遠在瓊關縣還有兩年多的任期,盡可慢慢準備,有了更翔實的資料和線索再行動。但由於遭逢這難得的機會,葉行遠福至心靈,隱隱覺得必須要把握這閃現的契機。

兩人計議已定,也不耽擱,各運秘法趕路。葉行遠施展土遁神通,遁地而行。一路上恍恍惚惚,但記得向北。大約走了半個時辰,葉行遠探出頭來,發覺自己正處於羊肉谷中,方向確實未錯。

因為蠻騎的攻擊,平日熱鬧的羊肉谷也一片死寂,沿著山谷的一排店鋪都關門閉戶,並無一點兒燈火。棄置於山谷一邊的牛羊白骨堆積如山,在月光下折射清冷的寒光,竟多了幾分陰森恐怖的氣息。

戰事一起,民不聊生,這種明顯的畫風轉變讓葉行遠更是有滄海桑田的感嘆。他定了定神,略作修整,再運遁法,一路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