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大禍臨頭?

聽到黃典吏的話,有人當場叫道:“葉相公,提防詭計!不可輕入!”又有人道:“周知縣連王老前輩都敢加害,實在已喪心病狂,葉賢弟須做好防備,我們幾人同行便是。”

肯與葉行遠同入縣衙的,也算是義烈之士了,不過葉行遠斷定周知縣應該不會在這幾百人面前施毒手,所以也不用害怕,做一回孤膽英雄又何妨?

因而葉行遠謝絕道:“諸君且看顧百姓,我去去便回,即便舍生取義何足道哉?”

葉行遠說服了同行秀才與一眾百姓,隨著膽戰心驚的黃典吏走入縣衙。門外人聲鼎沸,周知縣卻還在後堂安坐品茗,神色坦然自若。

他看了葉行遠走進來,上下打量了一番,突然開口道:“葉行遠你膽子不小,可知已經大禍臨頭了麽?”

無論周知縣開口要說什麽,葉行遠都有心理準備,聽到這話也不覺得震驚。無非是上來先虛張聲勢,危言聳聽的給人下馬威,小說裏常見的招數。

故而葉行遠針鋒相對道:“縣尊所言大禍,莫不是我聚集士子圍攻縣衙,要拿我問罪?抑或是縣尊拉攏了本縣敗類,利用悠悠眾口攻訐我?還是王老前輩殷鑒在前,勸我當心?”

在這軒轅世界之中,青年秀才在地方的地位相當超然。被稱為士人,便意味著脫離了平民身份,擁有了特殊身份。

幾十秀才聚眾圍攻縣衙這種事,地方官還真不可能全都抓起來,不然就是驚動朝廷的事情了。就算秋後算賬,大多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至於丁舉人俞秀才之類的攻訐,葉行遠根本不放在心上,這些戰鬥力不足五的渣渣,當面他都覆手可滅,還怕他們背後造謠?

唯一可慮者,無非是周知縣狗急跳墻特意針對自己下手,但葉行遠也不是吃素的,經過與龍宮一眾蝦兵蟹將還有妖怪們的鬥爭,也絕對算得上一個戰鬥型的書生了。

周知縣看葉行遠胸有成竹模樣,連連冷笑道:“小小年紀,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大禍臨頭而不自知,可笑,可笑!”

葉行遠聽周知縣語氣有異,又不像是故意詐人,難道還真有自己想不到的情況?便問道:“縣尊不要故作高深了,如今就是個打開天窗說亮話,故弄玄虛毫無意義。若縣尊打算指教,還請明示。”

周知縣卻突然不提所謂“大禍”了,顧左右而言他:“那丁有光屢試不第,已絕了考試上進的心思,想要走揀選、大挑的路數。本官雖然幫不上他,但他在鄉中納糧積極,肯為朝廷分憂,縣中為他請了旌表,朝廷要賜予丁家鄉賢牌坊了。”

如此葉行遠便明白了,丁舉人為什麽連面子功夫都不要,決然分道揚鑣的原因。周知縣也是出手豪爽,居然舍得給丁舉人一座牌坊,那丁舉人自然是毫不會猶豫。

舉人身份,可參加在京城舉行的會試,會試再中第,即為進士。考上進士之後,就由朝廷授官,根據名次,或直入翰林,或再行館選,或入六部、禦史台,最次一等的下放地方。

但會試難度極高,又每三年方有一次,每次取中不足三百人,競爭激烈,大部分舉人皓首窮經一輩子也未能考上。自知能力不足,或是堅持不下去的,想要做官,就得找別的途徑。

原本朝廷定例,凡舉人三科不中者,準予銓補知縣,一科不中者可就教職,以府學正、教授、縣教諭等錄用,稱為揀選。但人數太多,大部分舉人根本沒機會選上,幾乎僅成虛名。

其後別有大挑之法,又各省督撫若因本省人員不敷差遣,可要求於候補人員中挑選若幹人地相宜者委用,經吏部奏請後,由特派大臣負責舉薦為官。

丁舉人想要這樣做官,周知縣手再長也沒辦法直接幫忙,但卻能為丁舉人申請一座旌表牌坊。一來朝廷賜下牌坊也是具有神通的,實乃求之不得的恩典,二來則是成就丁舉人鄉賢之名,選官之時,說不得要大占便宜。

葉行遠裝作不以為意道:“縣尊好手段,不過區區一個丁舉人,動搖不得我縣中人心,只怕要令縣尊失望了。”

周知縣不理他,自顧自又道:“縣中秀才文名素盛,只是本省讀書人多,競爭極大,故而中舉艱難。本官細數過,正當壯年的舉人不過八九人,秀才卻何止上百?更莫說童生不第者。

今歲歲貢國子監之人,本官已經心有定案,而太後萬壽,除開恩科之外,國子監拔貢亦額外再開一選,縣裏人選還是由本官定奪。此種關節,門外的秀才們只怕還都不知道吧?”

葉行遠聽完後大怒,周知縣當真是不擇手段,居然連這些事都利用起來了!

還公然堂而皇之的說出來,這個底線未免踩得有些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