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冊封為皇後

除夕將至,萬家祥和,鞭炮聲聲。

先前遼人壓境的危機已然解除,皇室也歸於安泰平穩,最讓人驚喜過望的是,原來新帝早已經成親,而且小皇子已經有三歲了。

京城內幾乎每個人都在談論此事,見面第一句話不是“新春吉祥”,而是“你聽說了嗎”。

原來就在先前,皇帝傳了新任禮部尚書進宮,選吉日,擬制文,並告知京內各司,預備皇後冊封大典。

朝臣嘩然。

先前並不知新帝有意娶親,如今突然傳出這個消息,竟不知花落誰家。

但很快地,令所有人都為之如夢似幻的消息傳出,皇後,竟是靖邊侯府容三姑娘容星河。

朝野間更加議論紛紛起來,乍然提起容三姑娘,稱呼有點兒久遠,似乎叫人一時想不到是哪一位,但若說寧國公府庾軍司的夫人,那就人人皆知了。

怎麽回事?皇後竟是庾大人的妻子?是不是哪裏弄錯了?

在所有沸反盈天的吵嚷聲中,皇帝發了一份上諭。

眾人這才知道內情。

原來新帝當初還是寒微出身小道士之時,就跟當時還在鄉下的容三姑娘一見鐘情,由容姑娘的外公外婆做主,竟將她許配給了新帝,婚書媒聘等一應具全。

只是後來幾經曲折,兩人竟分分合合。

而在新帝於盛州生死不明的時候,容星河卻懷了身孕。

容三姑娘本想一死殉情,幸而寧國公府庾軍司深明大義,苦口婆心勸止了她。

因情勢不明,也為更好地保全皇室血脈,庾軍司便假意迎娶了容三姑娘,善為照料,乃是俠義心腸,君子風範。

因此“高風亮節”之舉,皇帝竟封了庾約為安國公。

此事逐漸傳開,人人稱奇,竟覺仿佛是戲文裏的故事一般。

有人說道:“怪不得先前,聽說安國公對於自己的那位夫人寬寵有加,當時我們就覺著,國公爺向來不是那種迷於女色的,成親前又毫無征兆……原來是為了照料之故。這就說得通了。”

又有的說道:“怪不得這三年裏,只得了這一個子嗣,可見國公爺確實是個難得的信諾君子。”

有人盛贊庾約之德,說他竟類似古代“趙氏孤兒”的程嬰,義薄雲天。

當然,也有人感慨容三姑娘竟是個慧眼識英豪,大難不死而必有後福之人,竟能跟新帝識於微時,歷經磨難,終究一舉沖天。

而在此之下,依稀也有些別的議論,但也不過是蚊蠅嗡訥而已。

畢竟上諭已發,負責記錄的史官也將此節載入國書。

且先前百姓們還擔心呢,皇室血脈單薄,好不容易出現了個精明強幹的新帝,可又沒有皇後,還不知何年何月添嗣。

——如今好了,非但皇後有了,現成兒的大皇子都有了一個,簡直是雙喜臨門,過年的炮竹都要多放一掛。

不過,眾人都在議論此事,卻鮮少有人知道,庾鳳臣雖然被封為了安國公,但是他卻已經不在負責統理京畿二十三縣的兵馬。

皇帝美其名曰讓他休養生息,但庾鳳臣自然知道李絕是要罷免他的實權。

庾約也沒什麽異議,畢竟早也猜到了。

暫時接手代替庾約的人,正是之前在峘州事變中,跟隨李絕的霍康。

霍康雖然竭力推辭說自己不能勝任,但李絕相信他,只能咬牙先頂上了。

欽天監擇了吉日,冊封皇後的大典非常的正式,甚至超過了當初新帝繼位時候的排場。

原來新任禮部尚書得了皇帝的親口授意,叫務必要隆重。

而向來一切從簡的皇帝,不辭辛勞地按照程序,親力親為,絕不缺位,百官們見狀,也都肅然應對。

但文武百官哪裏知道,李絕是把這個,當成了他跟星河的“成親大典”。

冊封前三天,星河齋戒沐浴。

到正式冊封那日,禮部官員供皇後的金冊金寶,百官三跪九叩,儀衛官鳴鞭,宮廷樂官奏起祥和的慶平樂,恭迎皇後。

星河雖然早有準備,卻仍是累的精疲力竭。

直到禮畢,李絕不動聲色地攙扶住她的手,同她進了寢殿。

——早在發上諭之前,太上皇便叫欽天監擇了吉日,跟皇太後挪到了後方的養頤殿,而帝後寢宮的種種,也都緊鑼密鼓地重新陳設,更換,收拾打掃。

到了裏間,內侍們送了茶上來。

星河正口渴了,伸手要接,李絕卻先一步給她拿了過來,親自喂著喝了兩口。

星河起初有點不好意思,只是過於口渴,便只說了聲“多謝”。

可喝著喝著,突然想起先前他故意的也叫她這麽做過,果然是風水輪流轉。

李絕倒是沒想到這個,只愛惜地看著她略帶疲憊的臉色:“累得很?”

星河笑道:“怎麽這麽繁重復雜的呢,我以為很快就做完了。聽嬤嬤們說,竟比你登基還要隆重些?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