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幼兒園(第2/3頁)

星寶今天的心情真的很好啊。

方魚覺得是個好機會,拿了根木棍放在嘴邊,馬上教他說話:“星寶,看著媽媽的嘴巴。跟著媽媽學,木棍!”

方魚說了三遍‘木棍’,星寶眼睛倒是沒有挪開,依然盯著她嘴唇的發音動作,但始終沒有開口。方魚也沒有氣餒,依然復述了好幾遍。

怕他不耐煩了,方魚不在繼續抓著他教說話,揉了揉星寶的小腦袋,方魚柔聲道:“去玩吧。”

但星寶沒有走,他歪著小腦袋思考了一會兒,把手裏的小木棍全都塞到了方魚的手裏。

方魚有些愣神,突然意識到,孩子是以為她想要小木棍,所以都給了她嗎?

“星寶,你要把木棍給媽媽嗎?”

星寶理所當然沒有回應她的話,見方魚沒接,他又把木棍往方魚手裏塞了塞,還抓著她的手指合了合。

原來是真的要給她啊!

自從他喜歡上挑棍子遊戲後,這小木棍可是他的心頭好,除了和方圓對玩時,方圓能碰,其他時候別人都不能動。

但他現在卻願意把這麽珍惜的木棍給她。

方魚抓著一把小木棍,激動地差點落淚。

她突然能理解到一位自閉症孩子媽媽的話——我們的生活從來都不是絕望,希望就藏在日常的所有點點滴滴裏。我們不是在教導自閉症孩子,而是與他們一同成長。

‘把木棍給媽媽’,這不是她給星寶下的指令,而是他第一次體會到她可能會有的需求,而把自己珍惜的木棍送給了媽媽。

方魚把星寶緊緊抱在了懷裏,感激道:“星寶,多謝你,媽媽會珍惜你的禮物的。”

星寶不理解方魚為什麽突然抱住他,但他知道,被抱住後不需要掙紮,可以輕輕擡起手,拍拍對方的背。

就好像他每次難受時,方魚把他抱在懷裏,輕輕撫摸他的後背那樣。

方魚放開星寶,他就乖乖去玩兒了。

方魚看著他,下定了決心:“是該送星寶去幼兒園了。”

但要送星寶去普通學校,還是特殊幼兒園,方魚還有些猶豫。

送去特殊幼兒園,那裏接收的都是星寶這樣的自閉症或者殘障兒童,老師們的專業能力當然無可置疑,孩子也不會受到歧視和偏見。

但問題也是這一點,在特殊幼兒園就讀,孩子就失去了和正常孩子一起碰撞的機會。

可普通幼兒園,別說學校裏有沒有專業的自閉症醫師,就是那些學校願不願意接收孩子都是個問題。

她把矛盾發到自閉症家長論壇裏,幾乎所有的爸爸媽媽都建議去普通幼兒園就讀,但他們也提出了一些隱憂。

[從星寶的學習進程看,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沒有問題,建議去普通幼兒園。]

[在特殊學校就讀,這和在培訓機構幹預訓練有什麽不同?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孩子能順利融入社會生活,只有和正常孩子生活在一起,他才有一天能自由地生活在正常的世界啊。]

[進入普通學校,孩子可能會痛苦!不對,是很痛苦。但這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只要家長輔佐的好,他總有適應的一天。和正常孩子多呆在一起,他有一個合適的模仿對象,對他未來融入社會真的有很大幫助。]

[當然,特殊學校家長更省心就是。因為現在的普通幼兒園,師資力量尤其是特殊兒童教育方面普遍不足。如果遇到不合適的老師,可能還會導致孩子的能力倒退,甚至對學校、學習產生排斥心理。]

[這確實是個很大的問題,不過這也不是不能解決的。選擇幼兒園之前,家長就得做好調查。選擇一個包容性強,園長老師都很負責的幼兒園絕對有很大幫助。

哦對了,如果那個學校之前就有接收過自閉症孩子經驗的就更好了。

當然,這不是說家長就能撂手不管了,一定要經常去學校,觀察孩子的表現,和同學老師們相處的情況,以及園裏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

另外,最好能和老師打好關系,對了,學生家長也不要忽略了。多組織一些家長間的聚會,請他們吃吃飯,送點小禮物。

經濟能力不允許的話,也多和其他孩子家長嘮嘮嗑,說說話。坦誠地告訴他們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表現,比如會突然情緒失控或者發脾氣之類的,提前打好預防針,請他們對孩子多多包容。

小朋友們都是受家長影響的,如果家長對我們的孩子態度包容,那些小朋友們也不會覺得我們的孩子是個異類怪物。]

原來就是自閉症孩子讀幼兒園都有這麽多的講究!

方魚一條一條看完,一一道謝,然後才關上手機。

看著追著方圓跑來跑去的星寶,她最終做了決定:“我想送星寶去正常的幼兒園。”

“他只有學會和正常的兒童相處,未來才能在正常的小學中學讀書,才能更順利地融入社會。”